“為所欲為”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能聽到的一個詞匯。它出自《論語·為政》,原句“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如今我們所說的“為所欲為”,意思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然而,這個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色彩。在一些正面語境中,可能表示盡情發(fā)揮自身能力;但更多時候它帶有貶義,指人不顧規(guī)則、法律等約束,肆意妄為。那么,它在具體的語句里是如何體現(xiàn)含義的呢?接下來我們深入探討。
1、為所欲為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做想做的事,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隨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通常用于貶義)。
2、出處:北宋·司馬光《資治通監(jiān).卷一.周紀一.威烈王二十三年》原文選段:
行見其友,其友識之,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報仇,不亦難乎!”豫讓曰:“既已委質為臣,而又求殺之,是二心也。凡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懷二心者也?!毕遄映?,豫讓伏于橋下。襄子至橋,馬驚;索之,得豫讓,遂殺之。
3、釋義:
路上遇到朋友,朋友認出他,為他垂淚道:“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趙家,一定會成為親信,那時你就為所欲為,不是易如反掌嗎?何苦自殘形體崐以至于此?這樣來圖謀報仇,不是太困難了嗎!”
豫讓說:“我要是委身于趙家為臣,再去刺殺他,就是懷有二心。我現(xiàn)在這種做法,是極困難的。然而之所以還要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天下與后世做人臣子而懷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壁w襄子乘車出行,豫讓潛伏在橋下。趙襄子到了橋前,馬突然受驚,進行搜索,捕獲豫讓,于是殺死他。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yè)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