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古代結婚的七個步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傳統禮儀。它們就像一幅細膩的畫卷,徐徐展開,勾勒出古人莊重而浪漫的婚姻締結過程。從納采時男方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開啟聯姻的序幕;到問名知曉女方生辰八字以占卜吉兇;再到納吉確定聯姻的喜訊,每一步都蘊含著古人對婚姻的重視和美好期許。這些步驟不僅僅是儀式,更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和家族觀念。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究古代結婚這七個步驟,感受其中獨特的魅力,去領略古人在婚姻大事上那份對規矩與祝福的執著,看看在歲月流轉中,它們如何歷久彌新,依然散發著別樣的光彩。
1、中國古代把婚禮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古稱“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2、納采:即男家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若女家同意議婚,則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時須攜活雁為禮,使人納其采擇之意。《儀禮·士昏禮》中說:“昏禮下達,納采用雁”。
3、問名::問名是男家托媒人詢問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準備合婚。《儀禮·士昏禮》中記載:“賓執雁,請問名。”問名的文辭大多是:“某既受命,將加諸卜,敢請女為誰氏。”若女方同意,則授禮;男家即通過占卜測定吉兇。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則進行下一步。
4、納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為禮——后世則多以金銀首飾等物為禮。相當于現在的定婚,俗稱送定、過定、定聘。
5、納征::即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又稱納幣、大聘、過大禮等。古代納征多以鳥獸為禮,上古時聘禮須用全鹿,后世簡代以鹿皮。崔駰的《婚禮文》中記載:“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詩經·召南·野有死麋》中說:“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寫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為古代納聘多執雁為禮,故送聘禮又叫“委禽”。當然,古代納征也并非全用鳥獸為禮,象《衛風·氓》中所說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就是以布為聘禮的例子。后來,納征的禮儀越演越繁,成為六禮中禮儀最繁瑣的過程之一。
6、請期::即男家擇定結婚日期后,備禮去女家,請求同意結婚的日期。現在民間俗稱“提日子”、“送日頭”。
7、親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禮節各不相同,但一般是男子親往女家迎親。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將一瓠瓜剖為兩半,夫婦各執其一,斟酒而飲,謂之“合巹”——此即后世交杯酒的源起。這一過程,是婚俗文化中最富民俗色彩的事象之一、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