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詩詞的璀璨星河中,“月有陰晴圓缺”這句經(jīng)典名句廣為流傳,引發(fā)無數(shù)人的情感共鳴。很多人知曉它富有哲理,但可能并不清楚“月有陰晴圓缺”的上一句和下一句分別是什么。這句詩出自何處、原文內(nèi)容怎樣、又該如何翻譯呢?這些問題吸引著眾多詩詞愛好者探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深入了解“月有陰晴圓缺”的前后句、其所在原文以及準(zhǔn)確的翻譯,揭開這千古名句背后的神秘面紗。
1、月有陰晴圓缺上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下一句:此事古難全。
2、原文:《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作者】蘇軾【朝代】宋
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翻譯:
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xiàn)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fēng)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nèi)獲得企業(yè)的快速回復(fù))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chǎn)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