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眾多文化典籍和影視文學作品中,“浮屠”一詞時常出現,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浮屠指的是什么呢?浮屠是一個富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詞匯,它在不同語境下有著不同的含義。從宗教層面來看,它與佛教緊密相關;在建筑領域,也有與之對應的實物存在。深入探究浮屠的含義,不僅能讓我們更清晰地理解相關經典著作,還能進一步領略古代文化的獨特魅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揭開浮屠神秘的面紗,探尋其背后的文化密碼。
1、浮屠,漢語詞語,也作佛教術語,拼音是fútú,亦作“浮圖”,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意思是:一指佛陀,佛;二指佛教;三指和尚;四指佛塔;五舊時稱傘或旗的頂子,因其形似塔頂,故名;六博戲中擲骰子所成的一種貴彩;七指浮屠鎮。出自《后漢書·西域傳·天竺》:“其人弱於月氏,脩浮圖道,不殺伐,遂以成俗。”李賢注:“浮屠,即佛也。”
2、《佛學大辭典》中的解釋是:浮屠,亦作浮圖,休屠。按浮屠浮圖,皆即佛陀之異譯。佛教為佛所創。古人因稱佛教徒為浮屠。佛教為浮屠道。后并稱佛塔為浮屠。后人們認為佛陀二字太麻煩,于是簡化成了一個字“佛”。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