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斷機制,這一在金融市場有著重要影響的規則,引發了眾多人的好奇,其中“熔斷機制是誰提出的”更是備受關注。熔斷機制就像金融市場的“安全閥門”,在市場劇烈波動時能起到緩沖作用。追溯其起源,要探究最初提出者需深入歷史。它的誕生是為應對證券市場的大幅波動,防止市場崩潰。了解熔斷機制的提出者不僅能讓我們知曉其誕生背景,也有助于理解金融市場的發展脈絡。當我們探尋這一機制背后的提出者時,也能更好地把握金融風險管理的演變歷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揭開這一神秘面紗,探尋究竟是誰具有如此前瞻性的眼光提出了熔斷機制。
1、大盤斷路器,也稱熔斷機制,起稼于美國,其最初設想是在1987年10月美國股災后布拉迪提出的檢討報告中提出的。股市熔斷機制是證監會制定的。
2、2015年9月6日,中國證監會負責人以答新華社記者問的形式發表談話,表示要把穩定市場、修復市場和建設市場有機結合起來。負責人稱,目前股市泡沫和風險已得到相當程度的釋放。今后當市場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證金公司仍將繼續以多種形式發揮維穩作用。
3、證監會負責人表示,股市漲跌有其自身運行規律,一般情況下政府不干預,但在股市發生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政府絕不會坐視不管,將及時果斷采取多種措施穩定股市。
4、2015年9月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發布征求意見通知,擬在保留現有個股漲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數熔斷機制。
5、2015年12月4日,經有關部門統一,證監會正式發布指數熔斷相關規定,并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