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風云變幻的歷史舞臺上,連橫之術是一個繞不開的關鍵概念。連橫之術,簡單來說,是戰國時期張儀等人倡導的一種外交策略。它與合縱相對,合縱是六國聯合抗秦,而連橫則是秦國利用六國之間的矛盾,分別與它們結盟,以瓦解合縱聯盟,實現各個擊破的目的。這一策略在當時的政治、軍事格局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深刻影響了戰國時期的歷史走向。了解連橫之術的含義,能讓我們更好地洞察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感受古人在外交博弈中的智慧與謀略。
1、張儀提出的外交策略。連橫是戰國時期的外交策略。與“合縱”對應。出自“諸子百家”中的縱橫家。《韓非子》說:“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戰國]韓非《韓非子》。戰國時代,“縱”與“橫”的來歷,據說是因“南北向”稱為“縱”,“東西向”稱為“橫”。秦國位于西方,六國位于其東。六國結盟為南北向的聯合,故稱“合縱”;六國分別與秦國結盟為東西向的聯合,故稱“連橫”。
連橫古時也作連衡。賈誼的《過秦論》中有一句“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力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泛指結盟。《梁書·張緬傳》:“收散亡之馀弱,結與國而連橫。”《陳書·高祖紀上》:“豫章祅寇,依憑山澤,繕甲完聚,多歷歲時,結從連橫,爰洎交廣。”《舊五代史·漢書·史弘肇傳》:“居無何,河中、永興、鳳翔連橫謀叛。”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