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作為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一部極具價值的文學經典,很多人都好奇它全書共有多少篇以及包含哪些內容。《詩經》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所以實際上有內容的詩歌是305篇。其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等諸多方面,宛如一幅生動的古代社會生活畫卷,為我們了解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1、《詩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原本叫《詩》,共有詩歌305首(除此之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六篇。),因此又稱《詩三百》。
2、從漢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因此稱為《詩經》。(正式使用《詩經》,應該起于南宋初年-屈萬里)。漢朝毛亨、毛萇曾注釋《詩經》,因此又稱《毛詩》。
3、《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東部,北到河北省西南,東至山東,南及江漢流域。
4、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305篇詩歌,有六首只有題目。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是儒家尊為“五經”之一,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音樂上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樂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頌”主要是宗廟樂歌,有四十首。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