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在中國歷史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爆發于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挽救民族危亡、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毅然在臨潼對蔣介石實行“兵諫”,扣留來陜督戰的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亦稱雙十二事變。其根本原因是在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全國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而蔣介石卻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政策,這激起了包括張學良、楊虎城在內眾多愛國人士的不滿,民族大義和愛國熱情促使他們采取行動,旨在推動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共御外敵。
1、西安事變直接原因是:張學良主張的“攘外安內”政策,因與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相左而直接導致了事件的爆發。根本原因:日本侵華程度的不斷加深,以及蔣介石國民政府的不作為思想。
2、1936年12月12日,為挽救民族危亡、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楊虎城毅然在臨潼對蔣介石實行“兵諫”,扣留來陜督戰的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亦稱雙十二事變。提出抗日救國八項政治主張,逼蔣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等人的努力下,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六項主張,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奠定了基礎?!?/p>
3、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