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優秀的家教猶如一盞明燈,為他們照亮前行的方向。那些蘊含著智慧與溫情的家教經典小故事,更是家庭教育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每一個故事都像是一把鑰匙,打開孩子心靈深處的善良、勇敢與智慧之門。無論是古人傳承下來的諄諄教誨,還是現代家庭中的溫暖瞬間,這些故事都以其獨特的方式,傳遞著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接下來,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些優秀的家教經典小故事,感受其中的魅力與力量,汲取家教的智慧,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1、恰當應用期望效應。教育典范:愛迪生小的時候曾經被班主任老師看成是最“笨”的學生。但他的母親卻認為,老師當面罵學生“笨”,恰恰說明了老師自己的無能。她把愛迪生接回家,按照兒童的心理特點進行教育,并千方百計鼓勵愛迪生多做各種各樣的實驗。愛迪生后來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聞名的大發明家,與母親的教育和恰當地應用期望效應是分不開的。點評:父母的期望是家庭教育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期望應與子女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并且要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行教育。
2、從小培養責任感。教育典范:1920年,有一位11歲的美國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賠12.50美元。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認錯后,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他為難地說:“我沒錢賠人家。”父親說:“我先借給你,一年后還我。”從此,這個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打工,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于掙足了錢還給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后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他在回憶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責任。”點評:父母要教育孩子從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替孩子承擔一切,否則會淡化孩子的責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3、捕捉成才的敏感區。教育典范:19世紀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父親叫他畫靜物寫生,對象是插滿秋蘿的花瓶。在麥克斯韋的筆下,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圓圈,葉子則用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表示。細心的父親立即發現小麥克斯韋對數學特別敏感,就開始教他幾何學和代數,培養他的數學才能。點評:發育正常的孩子在五六歲時,會對某一方面表現出極特殊的敏感和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及時捕捉孩子的“敏感區”,順勢予以引導,為孩子的成才打開通道。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