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字學習的過程中,準確掌握每個漢字的部首是很重要的基礎。對于“舞”這個充滿靈動與韻律感的字,不少人會好奇它的部首究竟是什么。“舞”字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深受大眾喜愛,無論是歡快的民族舞,還是優雅的芭蕾舞,都展現著獨特的魅力。了解“舞”的部首不僅能幫助我們更高效地查閱字典,深入理解漢字的構造和文化內涵,還能為我們學好漢字打下堅實的基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探究“舞”的部首到底是什么。
舞的部首是什么:夕
舞的筆順是撇、橫、橫、豎、豎、豎、豎、橫、撇、橫撇。
舞字的筆順圖解
共十四畫
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舞字的筆順分布演示圖
舞的拼音為wǔ,部首為夕,結構為上下結構,注音為ㄨˇ,筆順編號為31122221354152。
舞字的具體字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基本解釋點此查看舞的詳細內容
[wǔ]1.按一定的節奏轉動身體表演各種姿勢:舞蹈。舞技。舞姿。舞會。舞劍。舞女。舞曲。舞臺。2.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二、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舞【卷五】【舛部】樂也。用足相背,從舛;無聲。?,古文舞從羽亡。文撫切說文解字注(舞)樂也。用足相背。說從舛之意。從舛。?聲。文撫切。五部。按諸書多作儛。
三、康熙字典
舞【未集下】【舛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又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又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又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又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地理志》舞隂,縣名。又姓。
四、詳細解釋
名詞(1)(形聲。從舛(chuǎn),兩足相背。古舞字象人執牛尾而舞之形。本義:舞蹈)(2)同本義舞,動其容也。——《禮記·樂記》樂容曰舞——蔡邕《月令章句》(3)又如:舞旋(旋轉的舞蹈;耍弄,舞弄);舞判(裝扮鐘馗、判官等形象的舞蹈);芭蕾舞;歌舞(唱歌和舞蹈的合稱);舞局(舞會);舞詠(舞蹈歌詠);舞頭(領舞者);舞天(古代東方部族祭天之舞);舞妓(以歌舞娛人的妓女);集體舞(4)鐘體的頂部鉦上謂之舞。——《考工記·鳧氏》動詞(1)跳舞請以劍舞。——《史記·項羽本紀》項莊拔劍舞。項伯亦拔劍起舞。留連戲蝶時時舞。——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2)又如:舞馬(令馬按節拍舞蹈);舞鐘馗(扮作鐘馗舞蹈);舞躍(拜舞歡躍);舞雞(雞鳴起舞);舞裀(供舞蹈用的地毯);舞象(學象舞。會舞蹈的象);舞判(扮作判官或鐘馗舞蹈);舞抃(飛舞躍躍)(3)搖動。如:手舞雙刀(4)玩弄舞智以御人。——《史記·張湯列傳》(5)又如:舞旋(玩弄;折騰);舞手(耍弄手段);舞文弄法(玩弄文字,曲解法律);舞文巧詆(玩弄文字,詆毀構陷);舞弄文墨(舞文弄墨。玩弄法律條文,曲解其意)(6)鼓舞,振奮敵存而懼,敵去而舞。——柳宗元《敵戒》(7)戲弄。如:舞旋(耍弄;折騰)(8)〈方〉∶作,搞這事就舞起來了。——《儒林外史》(9)弄,撫弄眾鄰居一齊上前,替他抹胸口,插背心,舞了半日,漸漸喘息過來,眼睛明亮,不瘋了。——《儒林外史》
下面介紹下舞字的其他相關知識:
關于【舞】字的成語有:
百獸率舞、抃風舞潤、伯歌季舞、長袖善舞、楚舞吳歌、吹彈歌舞、村歌社舞、飛龍舞鳳、鳳歌鸞舞、鳳舞龍飛、高歌曼舞、歌鶯舞燕、歌樓舞榭、歌臺舞榭、歌扇舞衫、歌舞升平、鼓舞歡欣、鼓舞歡忻、孤鸞舞鏡、酣歌醉舞、
關于【舞】字的英語有:
dance、tango、waltz、flourish、dancer、kolo、foxtrot、elevate、
關于【舞】字的組詞有:
芭蕾舞、伴舞、抃舞、舞抃、忭舞、舞忭、回波舞、狐步舞、骨塵舞、綢舞、杵舞、現代舞、扁擔舞、蹈舞、舞蹈、七德舞、摩登舞、碟舞、
關于【舞】字的詩詞有:
《去年訪曾幼卿通判攜歌舞者同游鳳山仆有歌舞》、《舞曲歌辭。公莫舞歌》、《舞曲歌辭。拂舞辭》、《舞曲歌辭。章和二年中(鼙舞曲)》、《舞曲歌辭·公莫舞歌》、《舞曲歌辭·吳俞兒舞歌·矛俞》、《舞曲歌辭·吳俞兒舞歌·弩俞》、《舞曲歌辭·吳俞兒舞歌·劍俞》、《舞雩臺·舞雩臺上春風起》、《贈文敬太子廟時享退文舞迎武舞樂章》、
關于【舞】字的書法圖有:
點此查看更多關于我字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