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椿是明朝歷史上一位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他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于洪武十一年被封為蜀王。朱椿就藩于成都后,禮賢下士,博采眾議,大力倡導文化教育,在當地廣興學校,使蜀地文風大盛,故而蜀人尊他為“蜀秀才”。他治下的蜀地社會較為安定,經濟也得以平穩發展。朱椿以賢德著稱,與朝廷關系融洽,對維護明朝西南地區的穩定貢獻顯著。其一生事跡豐富,在明朝的藩王體系中占據著獨特而重要的地位。
1、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先后三次大封諸子為王,其中他第十三個兒子名叫朱椿,被封到了今天的四川,并且用古代蜀國的名稱命名為蜀王,而且蜀王成為了明朝唯一一個位于四川的親王,后世幾乎再也沒有親王被封到這里,只有憲宗的兒子壽王曾經被封到四川,但是沒幾年,就被遷走了,因此一直到明朝滅亡,四川也就這么一位親王。
2、朱椿并沒有因為自己獨霸蜀地沾沾自喜從而驕橫跋扈,胡作非為,相反本來就品行良好,知禮懂法,不好權力爭斗的他對自己的處境十分警覺,畢竟整個蜀地就你這一位親王,天府之國被你一個人霸占,那個皇帝能放心,因此朱椿不得不走一條文治道路。
3、朱椿在蜀地大興理化文教,他本人拜名士為師,親近儒生,探討經史,講學論道,從不聲色犬馬,因此被稱作“賢王”,朱元璋對這個兒子很滿意,稱他為“蜀秀才”,侄子朱允炆和四哥朱棣對他很放心,在他們叔侄看來朱椿就是個文人,一般來說文人武斗不行,畢竟“秀才造反三年不行”,這個人沒有野心。的確朱椿沒有稱王稱霸的野心,四哥和侄子為爭奪皇位進行了四年大戰,他一直保持中立,從不參與,因此一直穩坐蜀王的寶座。
4、朱棣當上皇帝后,朱椿的王位終于穩固了,按照朱元璋定下的制度,蜀王這個爵位將由朱椿的后代世襲。
5、朱椿一共有六個兒子,他最喜歡的是長子朱悅燫,因為朱悅燫一是他的嫡長子,出身好。其母親是蜀王妃藍氏;二是朱悅燫非常像他,無論是相貌品格,還是學問,簡直和朱椿如出一轍,因此備受朱椿喜愛;三是朱悅燫受到朱棣和朱高熾的看中,朱棣依靠藩王馬上得天下,十分忌諱這些兄弟子侄效仿,而朱悅燫一如乃父就是個溫文爾雅的的讀書人,這樣的藩王最然人放心,同時朱高熾本人也為人厚道,和這位性格相近的叔伯兄弟十分談得來。因此朱悅燫無論從哪里算都是下一任蜀王,因此他早早的就被冊封為蜀世子,至于朱椿其他的兒子,早早地被封為了郡王。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