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犯顏直諫”是一個頗具分量的詞匯。你是否好奇犯顏直諫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它又出自何處呢?“犯顏直諫”體現的是一種不顧及自身安危、冒犯君主或尊長威嚴而直言規勸的高尚品格與行為。其背后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故事。探尋它的出處,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與勇氣,也能從歷史中汲取為人處世的經驗和教訓。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深入了解“犯顏直諫”的含義及出處。
1、犯顏直諫是漢語詞匯,拼音是fànyánzhíjiàn,意思是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勸其改正錯誤。
2、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犯顏極諫,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諫臣。
姚雪垠《李自成》:臣讀書一生,只學會犯顏直諫,并未學會逢迎阿諛,欺君罔上,竟被陛下目為佞臣。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