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立秋,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一員,有著獨特的含義與深遠的意義。它標志著秋季的開端,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涼爽的秋天緩緩走來。在天文學上,立秋是太陽到達黃經135°的時刻。從氣候特點來講,立秋后,天氣逐漸由熱轉涼,晝夜溫差開始加大。不過,立秋并不意味著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秋老虎”仍可能發威。民間對立秋頗為重視,有“貼秋膘”“啃秋”等習俗。了解立秋的意思,能讓我們更好地感受季節更迭,順應自然變化。
1、意思: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歷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歷8月7-9日之間)。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
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2、含義:
(1)二十四節氣之一,在8月7、8或9日。我國以立秋為秋季的開始。
(2)交立秋節氣;秋季開始:立了秋,把扇丟。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