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漢語詞匯中,“江山社稷”是一個常被提及的詞匯,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很多人在日常使用中可能習以為常,但卻未必清楚其中“社稷”的確切含義。“社稷”二字看似簡單,實則承載著古人對國家、土地與農業的尊崇。它不僅僅是兩個漢字的組合,背后還隱藏著深遠的民族記憶和傳統觀念。深入探究“江山社稷”中“社稷”的意思,能讓我們更清晰地了解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體系,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魅力。
1、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總稱。分言之社為土神,稷為谷神。
2、江山社稷就是君王統治萬里河山,老百姓在萬里江河山川的土地上種莊稼。社稷之福就是百姓之福,君王的江山百姓的社稷,百姓就吃穿不愁,君王江山穩固。
3、出處:自秦漢以來,儒者口中只有朝廷,沒有國家。此乃舍本逐末之大謬也,圣人口中之社稷,言指國家而非朝廷。所以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語。朝廷與國家,猶如毛之與皮,春脫而秋生,毛損而皮不傷。是以朝廷更替,如草木枯榮,秦去漢興,唐滅宋長,此乃天道。
4、釋義:文言文中的社指土地神大地之母-后土,稷指五谷神稷王-后稷,合起來代指祭祀,古時祭祀是國家的大事,所以漸漸成為國家的代名詞,《孟子·盡心下文字》中便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論述。社稷就是指百姓民生,江山就是指國家。所以江山社稷就是指國家民生。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