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古人留下了眾多讀書求學的動人故事,猶如璀璨星辰照亮求知之路。從鑿壁偷光的匡衡,為借鄰家微弱燈光而在墻壁鑿洞苦讀;到囊螢映雪的車胤和孫康,一個借螢火蟲微光、一個借雪地反光堅持讀書;還有頭懸梁的孫敬、錐刺股的蘇秦,用極端方式克服困意刻苦鉆研。這些故事不僅僅是簡單的傳說,更是古人對知識的執著追求和堅韌意志的生動寫照。它們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學習道路上不斷奮進,成為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至今仍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讓我們得以從中汲取力量,去追求知識的海洋。
1、囊螢映雪,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里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里,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2、負薪掛角,漢朝時候的未買臣,小時候,家里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
3、鑿壁借光,漢代匡衡勤奮讀書而沒有燈燭,鄰居有燭光,匡衡就在墻壁上鑿一小洞就著隔壁透進來的光讀書(載《西京雜記》)。后人就用“鑿壁借光來形容勤學苦讀。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