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煙海的古文世界里,字詞往往蘊含著豐富而獨特的含義。“澹澹”這一詞匯就常常出現在各類古文中,引發人們的探究興趣。很多人在閱讀古文時,會對“澹澹”的意思感到困惑。它究竟代表著怎樣的含義呢?是形容水波蕩漾的樣子,還是有其他不為人知的深意?了解“澹澹”的準確意思,不僅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古文的意境,也能讓我們在感受古人遣詞造句精妙的同時,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探尋古文中“澹澹”的真正含義。
1、同“憺憺”,心神忐忑不安。《素問·至真要大論》:“民病心澹澹大動。《素問·刺熱》:“其逆則員員澹澹然。
2、[(ofwave)undulating]水波微微蕩漾的樣子。
3、蕩漾貌。三國魏曹操《步出東門行》:“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4、吹拂貌。舊題宋尤袤《全唐詩話·女郎張窈窕》:“澹澹春風花落時,不堪愁望更相思。”明蔣一葵《長安客話·海淀》:“王嘉謨《西勾橋》詩:‘微風何澹澹?楊柳蔭重圍。’”
5、恬靜貌。《楚辭·劉向》:“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淵。”王逸注:“澹澹,不動貌也。”
6、廣漠貌。唐杜牧《登樂游原》詩:“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金趙秉文《大江東去》詞:“澹澹長空今古夢,只有歸鴻明滅。”明顧大典《青衫記·劉白謁元》:“消沉萬古意無窮,盡在長空澹澹鳥飛中。”
7、顏色淡;不濃。南唐李煜《長相思》詞:“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唐元稹《早春尋李校書》詩:“款款春風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櫳裙。”清納蘭性德《鷓鴣天》詞:“秋澹澹,月彎彎,無人起向月中看。”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