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恒山,作為五岳之一,一直以來都備受矚目。很多人好奇北岳恒山在哪個省,其實它位于山西省。恒山山脈綿延起伏,橫亙塞上,宛如一條巨龍臥于山西大地。它不僅是一座風景秀麗的自然名山,更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里擁有奇松、怪石等諸多自然景觀,天峰嶺與翠屏峰并峙,斷崖綠帶,層次分明。自古代起,恒山就成為了道家的活動場所,眾多的道觀廟宇坐落其間,承載著千年的道文化內涵。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探尋,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深入了解這座神奇而又充滿魅力的北岳恒山。
1、五岳之中古北岳恒山,從春秋戰國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境內,即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大茂山。明末清初時才被定為山西渾源天峰嶺(玄武山)。古籍記載一般為曲陽恒山(后行政區域變更,位于阜平縣、唐縣、淶源三縣交界處),曲陽恒山改稱大茂山,又稱神尖山,阜平人、淶源人稱之為神仙山。
2、自中華文明有信史以來,春秋戰國至明代,北岳恒山一直在曲陽(后來行政區劃有所變更),直到如今曲陽縣還保留有北岳廟,歷朝也都在此祭祀北岳。我國名山五岳之中的北岳是明末清初時才被定為山西渾源天峰嶺的,而古北岳恒山則從春秋戰國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境內,也就是河北省保定市的阜平縣大茂山。從秦代到清初1700多年的歷史中,歷朝皇帝祭祀的恒山都在河北省的大茂山,這些都有史書記載。自秦代至明代,北岳恒山一直在曲陽(后來行政區劃有所變更),直到如今曲陽縣還保留有北岳廟,歷朝也都在此祭祀北岳。直到明朝后期才把北岳恒山“易地安置”到山西渾源,清代才開始在山西的恒山祭祀北岳。
3、魏酈道元所作《水經注》載“又東南過中山上曲陽縣北,恒水從西來注。之滱水自倒馬關南流與大嶺水合,水出山西南大嶺下,東北流出峽,峽右山側,有祗洹精廬,飛陸陵山,丹盤虹梁,長津泛瀾,縈帶其下。東北流注于滱”。通過滱水和恒水可以確定古恒山位置。(滱水即今唐河,恒水即今橫河)
4、《大唐開元禮》之《吉禮》載:“祭五岳四鎮,諸岳鎮每年一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東岳岱山祭于兗州界,東鎮沂山祭于沂州界;南岳衡山祭于衡州界,南鎮會稽山祭于越州界;中岳嵩山祭于河南府;西岳華山祭于華州界,西鎮吳山祭于隴州界;北岳恒山祭于定州界,北鎮醫無閭山祭于營州界”。
5、《夢溪筆談》載“北岳恒山,今謂之大茂山者是也。半屬契丹,以大茂山分脊為界。岳祠舊在山下,石晉之后,稍遷近里”。
6、《中國歷史地圖集》載明,自春秋時期起到明朝早期,北岳恒山一直在河北曲陽和淶源之間,也曾稱常山、大茂山;明朝后期和清朝,恒山才標注在山西渾源。
7、《辭海》、《辭源》、《中國大百科全書》等指出,北岳恒山在曲陽西北,也名常山,自虞舜帝以下歷代王朝皆祀北岳于曲陽,明代始以山西渾源的玄岳為北岳恒山,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移祀北岳于渾源。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