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文化中,文言文猶如一顆璀璨明珠,承載著古人的智慧與思想。而“言”作為文言文中一個常見且重要的字詞,其含義豐富多樣。它可能代表著話語、言辭,如“一言以蔽之”;也可能有說、談論的意思,像“食不言,寢不語”。探究“言”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不僅能幫助我們更準確地理解古代文獻的內涵,還能深入感受古人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思維方式,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往古代文化世界的新窗口。
1、說;談論。《桃花源記》:“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薄渡酃G厲王弭謗》:“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p>
2、言語;言論?!而欓T宴》:“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薄渡酃G厲王弭謗》:“王不聽,于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p>
3、一字為一言?!杜眯小罚骸耙驗殚L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p>
4、一句為言。《信陵君竊符救趙》:“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
5、著作;書籍。《過秦論》:“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6、無實在意義?!稓w去來辭》:“世與我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7、多用于動詞之前。《左傳.僖公九年》:“既盟之后,言歸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