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這位三國時期威震華夏的名將,其“寧死不進曹營”的忠義之舉千古流傳。眾人皆知關羽義薄云天,然而其背后真正原因卻引發諸多猜測。有人認為是他對劉備的兄弟情義堅如磐石,不離不棄;也有人覺得是他對漢室正統的執著堅守,不屑于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探尋這背后的真相,不僅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關羽這一傳奇人物,還能從歷史的迷霧中洞察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與人物的復雜內心世界。
1、原因是關羽曾經看上了呂布部將秦宜祿的妻子,卻被曹操“橫刀奪愛”了!武圣關羽,可謂是三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最聲名顯著的一代豪杰,天下名將!
2、當年,他屯土山約三事,“降漢不降曹”的典故,更是為大眾所津津樂道!曹操對于關羽,盡管多加籠絡,據說已經到了“上馬金,下馬銀”的地步,錢財,美女,烏央烏央的往出送;因此,他后來最終沒有留在曹營,或許就和這有關!
3、關羽,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郡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人。東漢末年名將。
4、漢末亡命涿郡,與張飛從劉備起兵。劉備得徐州后,使關羽行太守事。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東進,擊破劉備,關羽被俘,遂隨曹操于官渡迎擊袁紹軍,刺袁紹大將顏良于萬眾之中,封漢壽亭侯,不久辭歸劉備。后隨劉備依附荊州牧劉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入荊州,劉備率眾南逃,關羽與之共至夏口。及曹操敗于赤壁,劉備收江南諸郡,任命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劉備西定益州,使關羽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年(215年),關羽盡逐孫權所置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吏。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拜為前將軍,圍攻曹操將征南將軍曹仁于樊城,時值漢水泛濫,左將軍于禁所督七軍皆被淹沒,又斬將軍龐德,自許(今河南許昌)以南往往遙應,威震華夏。曹操派平寇將軍徐晃往救,而吳乘機襲取江陵,關羽遂敗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與兒子關平同為吳軍俘殺。追謚壯繆侯。好《左傳》,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以忠義見稱于后世。
5、關羽去世后,民間尊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時期,尊為“武圣”,與“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名列“五虎上將”之首,使用青龍偃月刀。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