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網絡流行語盛行的當下,“柳下惠”梗時常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不少人對其來源感到好奇,究竟這一有趣的梗是怎么來的呢?“柳下惠”本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賢人,以堅守道德準則、坐懷不亂的故事而聞名。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將“柳下惠”這個名字賦予了新的含義,把面對誘惑不為所動的人形容為有“柳下惠之風”,在網絡交流里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熱門梗。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深入探尋“柳下惠”梗的起源與演變過程。
1、柳下惠是形容那些坐懷不亂的人,比喻一個人的行為端正。柳下惠“坐懷不亂”,歷史上坐懷不亂的男人或女人有很多,不過古人以柳下惠作標榜。
2、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姬姓,展氏,名獲,字季禽(展氏族譜記載),又有字子禽一說,魯國柳下邑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魯國大夫展無駭之子。山東香城留下一村,即柳下邑村。
3、曾任魯國士師,掌管刑罰獄訟之事。作為遵守中國傳統道德的典范,其“坐懷不亂”的故事廣為傳頌。孔子以為“被遺落的賢人”,孟子尊為“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