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中華傳統文化的璀璨星河中,“賦”是一顆獨特而耀眼的星辰。很多人或許知曉“賦”之名,卻未必能深入了解其豐富的意思與含義。“賦”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既是一種文學體裁,有著鋪陳直敘、體物寫志的特點,能細膩描繪事物、抒發情感;也是古代的一種修辭方式。它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演變發展,從漢代大賦的宏篇巨制,到唐宋時期抒情小賦的靈動精巧,都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究“賦”的多重內涵。
1、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
2、賦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最早出現于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后,日益向駢對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
3、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庾信的《哀江南賦》等。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