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句充滿哲理的話語出自《紅樓夢》,它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極為深刻的含義,引發了無數人的探究與思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真假難辨、有無相生的情況,這句話就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了理解世間復雜現象的大門。那么,它究竟有著怎樣確切的意思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深入剖析,探尋“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背后所隱藏的深刻內涵。
1、意思:把真實的視為假的,時間久了假的便成了真實的。把不存在的東西說成是存在的東西時,那捏造的事實終將還是虛幻的。
2、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中太虛幻境對聯。
3、原文:士隱接了看時,原來是塊鮮明美玉,上面字跡分明,鐫著“通靈寶玉”四字,后面還有幾行小字。正欲細看時,那僧便說已到幻境,便強從手中奪了去,與道人竟過一大石牌坊,上書四個大字,乃是“太虛幻境”。兩邊又有一幅對聯,道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4、譯文:甄士隱接了看時,原來是塊鮮明美玉,上面字跡清楚,刻著“通靈寶玉”四個字,后面還有幾行小字。正想細看時,那僧人就說幻境到了,便從手中搶回,和道人經過一石牌坊,上面寫四個字“太虛幻境”。兩邊又有一幅對聯,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