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作為千古名篇,承載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與崇高抱負。很多人在閱讀后,都想通過一篇100字左右的讀后感來抒發內心感悟,卻不知從何下筆。其實,寫100字讀后感并不難,既可以結合文中的經典語句談談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聯系實際生活說說受到的啟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探尋撰寫《岳陽樓記》100字讀后感的方法,將心中的那份感慨精準表達出來。
1、篇一。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岳陽樓記》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最被人們熟識的文學作品。實際上作者并未去守岳陽樓,縱觀全文,準確描寫岳陽樓的語言并不多見,作者正是避生就熟地用“前人之述備矣”來替代。“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句表達了作者曠達開闊的胸襟。“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千古名句則是向世人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抱負。整篇文章一氣呵成,描寫也十分細致。
2、篇二。不得不說《岳陽樓記》的震撼力;其景之壯觀,尤如歷歷在目!其情之真切,好似感同身受!“先天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怎樣的一種愛國情懷,作為讀者的我自認為是很愛國的,但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境界卻實難達到!我想當時在朝做高官拿厚祿的人如果都能有這種覺悟,能達到這種境界,今天的中國又會是什么樣子呢?有機會我一定要登上《岳陽樓》,去目睹“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氣勢;去感受“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的悲涼;去體繪“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漁歌互答”的快樂!有時候我真感慨古人的圣明賢得真是今人無法比似的,如果現今的人們都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世間又少了多少煩腦與憂愁!
3、篇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千古名句,大家一定知道,但大家是否有過更深的思考?這句話不僅僅表示為國家,為人民作貢獻,也表示著勝利。大家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帝佬兒,在他統治的前期有“開元之治”,后期卻有“安史之亂”,原因何在?就是因為在“肥”與“瘦”之間。有一天,一個惟恐天下不亂的佞臣,裝做關心皇上“龍體”的樣子說:“韓休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但這時的李隆基還比較清醒,答曰:“吾貌雖瘦,天下必肥。吾用韓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那時唐玄宗只想著人民,由此看來“開元之治”與此必有關系。這“開元之治”便是取得的勝利,而后期他聽信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追逐聲色犬馬,將百姓的生死置之度外,置社稷與腦后,于是“安史之亂”替代了“開元之治”,這便意味著失敗。這難道不足以證明憂國憂民便是勝利嗎?又如,我們的領袖毛主席帶領共黨,吃苦吃在人民前頭,享樂想在人民后頭,與之相反的是蔣介石與他的國民黨,整天花天酒地,經不起風吹雨打,在人民前面享樂,若非如此,說不定現在還有他的半壁江山呢!但他們不替人民著想,所以永遠不可能取得勝利。我們是21世紀的生力軍,肩負著富國強民的光榮使命,任重而道遠,所以我們更應該從現在就樹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志向,為祖國的騰飛好好學習,為祖國的建設早日添磚加瓦。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