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怎么讀(簸箕怎么讀音),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簸箕怎么讀(簸箕怎么讀音)。
bò ji。釋義有三種,一是鏟狀器具,用以裝垃圾;二是用藤條或去皮的柳條,竹篾編成的大撮子,揚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紋,指紋的一種,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中間成封閉圓形的謂之“籮”(民間多稱為“斗”),如果開口延伸出去謂之“簸箕”。簸箕的品種有大簸箕、小簸箕,還有凈物簸箕。凈物簸箕是介乎大小簸箕之間的一種小型簸箕,沒有撐角,主要是裝物時用。隨著生活用途的多樣化,編織者也生產出一種變型的簸箕。這種簸箕三面立起,一面敞開,且有舌頭,用以“吐廢物”,而這種變型的簸箕叫笸(pǒ)籃,有點像我們日常應用的洋瓷臉盆。從容量上看,有大笸籃和小笸籃;從形體上看,有正方形笸籃、圓笸籃、長方型笸籃;從用途上分有盛饃笸籃、針線笸籃、旱煙笸籃等。笸籃的做工較之簸箕簡單點,但工藝更講究,還加了一道涂染、勾畫的工序。鳥魚花草等繪于其上,了了數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故而笸籃不僅是家庭生活的日用品,還是一個民間藝術產品,在開發其使用價值的同時,也賦予其藝術生命力。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簸箕和笸籃除了播揚雜物、盛裝糧食、美化生活的功能外,還可用作農家曬棗、曬核桃、曬花椒、養蠶等,用來盛曬物品易干又不粘臟物。即便人們生活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簸箕和笸籃與人們關系不但沒有疏遠,反而顯得更加密切。
1、“畚箕”的讀音為běn jī。2、畚箕是用木、竹、鐵片做成的一種鏟狀盤,通常有一短把,用以收運從地板上掃除的垃圾,撮垃圾、糧食等,一般也用作農用工具,在農村比較常見。3、出處。出自葉圣陶《隔膜·苦菜》:“我就佝僂著身子,兩手不停地拾起磚瓦,投在粗竹絲編的大畚箕里。”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簸箕怎么讀(簸箕怎么讀音)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