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怎么了,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李志怎么了。

熟悉李志歌曲的人知道和《下雨》同專輯的第二首歌叫《盡頭》, 其中有一句深情的告白:“一起下葬”。《下雨》是第四首,在第一段最后寫的是 “年輕的墳墓不在一起”, 新墳成孤墳。更喪的是上帝死了, 帶不走你進天堂,墳墓里的都成了孤魂野鬼。而活在世上的人又如何? 他們做的是什么你知道嗎? 黑暗從哪里來?你活的明白嗎?雖然有臟字, 《下雨》是李志歌曲里女孩子最喜歡的歌, 也是李志最常演唱的歌曲之一。
李志
歌者——李志
李志:男,1978年生于江蘇常州
1995年開始彈琴
1997年上大學,東大工科(自動控制80972)
1998年開始作曲,一曲驚人。(在羅莊的日子……也許是讓他最終決定放棄一些東西,徹底走進音樂的“發酵桶”吧)
1999年退學,游蕩于琴行酒吧。
發行專輯《被禁忌的游戲》《B&B》《has a man a futrue》李志,江蘇常州人,半吊子大學生,長頭發的酒吧歌手,出過兩張自制專輯的創作者,一年一度的浪游者,“紅梅”煙愛好者,兼職民謠吉他教員,大家的熟人,某個姑娘的男朋友……身份還可以繼續羅列下去,跟我們每個人一樣,他承包了不同的角色,兵來將擋,跟生活周旋,被生活教育并寫出一些不錯的歌。然后,找了一群朋友幫忙,拉拉扯扯地編曲、錄音、設計封面、縮混、跟壓CD的工廠談判,一直到把CD運回并擺放到不同的攤位上,全程參與,比高三班主任還要忙。當然,對于那些對音樂而不是出名感興趣的人,這是本份,在另一個世界里,這樣的事情多著呢,沒有必要大驚小怪。也請不要幻想有妙筆生花的企宣和塞給電臺主持人的紅包,所有的宣傳都是靠現場演出,靠朋友、朋友的朋友、被感動的Blog主人和MP3下載狂人,靠自發的口耳相傳——喜歡的就去買張碟,不愿買就上網下MP3,不喜歡拉倒。在中國,在口水歌批發市場之外,大家都這么干,會上網和會聽歌的人都知道,沒必要多嘴多舌。
現在來談談李志的唱片。在第一張專輯土黃色的封面上,是一個素描的彈吉他的人,該放頭的地方被“B&B”這個符號代替了。不知道為什么,他沒穿鞋,像在宿舍廝混的大學生和卡通人物的結合體。對了,之前忘了說,李志自稱BB,又被某些人叫做老李,在這篇文章的后面,你可能會看到我忍不住用這些名字來稱呼他。
專輯名字叫《壹》,9首歌。一開場就是《阿蘭》憂傷的吉他前奏,無論是吉他編配還是歌詞,都還有校園民謠的影子在里面,但混亂的雙人聲已經開始在把情境往社會上帶,他唱得如此陰郁,像一個年輕的民工酒醉后在木板床上回憶他初中時代的半熟女友。接下來是《被禁忌的游戲》,老李在主歌部分慢慢地抒情,在副歌部分則伴隨著點滴的鋼琴和滾滾的Bass擰開了人聲的混響。《黑色信封》的確讓我聯想到左小祖咒的《媚笑陽臺》,但更加年輕和無可奈何,他唱到了對世界的看法,但更加不從容,就像副歌中不知所措的人聲效果,就像歌中唱到的“我可是個男人,為什么打不起精神”。在這個男人駐扎過的酒吧中,有個叫《紅色氣球》的,曾經是南京唯一可以看到搖滾樂演出的場所,后來由于過于務虛終于倒閉。對我們來說,那是一段美麗的時光,這是一個男人唱給另一個男人的歌,事關下午的陽光、歌聲和時間的流逝。
無論從哪方面看,《歡愉》對整張專輯的意義都不大,它更像是一次失敗的練習——對一個寫歌的來說,這是常有的事。而《離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過于沮喪,我根本無法聽清老李唱的是什么。但我記得,他在有首歌里是這樣唱的:“我是否該寫一首悲傷的歌,在你睡不著的時候唱給你聽。”對,我說的就是《卡夫卡》,這個長得像外星人的怪客曾經說過“你為什么醒著?必須要有一個人醒著,這就是回答。必須要有一個人”。好吧,既然必須醒著,那就搞首歌聽聽吧,何況老李是如此的溫柔。在此之前,《羅莊的冬天》已經讓我回不過神來,老李像那些死亡民謠樂隊的主唱一樣毫無表情地唱著,如果編曲再脫俗一點,那么這首歌將成為專輯中最有意境的一首。
但在《青春》中,這個溫柔的家伙又暴躁起來,像個穿著破棉襖的老流氓,他激烈地嚎叫、戲謔著反諷,在歌曲的間奏部分,他還讓我們聽到了“烤雞翅膀,我喜歡吃,可是你老娘說你快升天”的旋律。老流氓的青春,看來和我們差不多,也有周星馳、女朋友和搖滾樂作伴,那么,祝愿這些青春們堅強不倒吧。
以上這些,是老李的第一次。
自己搞的好處之一在于,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必像電視上那些人,出張專輯要開無數的會,要瞄準市場、抓住時尚的尾巴、給媒體發放紅包和通稿什么的。老李不對銷量負責,說實在的,他也不對聽眾負責,他的責任在于跟自己較勁,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做到最好,并企圖超越。當然,自己搞的不足在于,需要自己掏錢擺平所有的費用,很可能賠本。另外,缺乏足夠的設備、技術和經驗的支持。像這張專輯,從編曲、錄音和后期制作上來說,如果要較真,則只能算作小樣:留出大片的空白,讓人不停地想進步。
進步體現在老李的第二張專輯《B&B》中,歌曲的錄音和縮混好了很多,就歌曲本身而言,比起第一張,也顯得更加成熟和豐滿。封套成了彩色的,一個酷似老李的男人背對著我們蹲在一片樹林邊上,像是在耍酷。但,在第一曲里,他就暴露了抒情的本色,《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從唱片的文案中我們看出,這說的是他的兄弟。老李和他的兄弟,本來就像鋼琴和小提琴,可以徹夜長談、浪費吐沫星子、消費彼此的青春,但后來,像故事里說的,兄弟離開兄弟去了大城市,忙著進入自己小康的未來。剩下來的兄弟只好在失眠的時候抽煙、小聲彈琴、喝冷水,想想自己的心事。1分11秒的曲子,作為專輯的引子,差不多剛剛好。
從唱片內頁長串的樂手和感謝名單中,我們不難看出老李的人緣,他們是朋克、后朋克、死亡金屬樂手、電臺搖滾樂DJ和南京文化界達人、趕場子的樂手、四面八方的朋友(這都歸功于他的年度浪游)。當然還有劉威,全南京最繁忙和最讓人不知所措的人,你可以在南京任何場合看到他留下的痕跡,爾后發現身邊的人幾乎都跟他有一腿——找他辦這樣那樣的事,他就像一輛公共汽車,像一個活標本。
而老李,我該怎么來比喻他呢?他是那個騎自行車的家伙,那個近視患者,那個帶著他的吉他和卡夫卡全集到處租房住的人。他喜歡羅大佑和崔健,對臺灣的流行音樂頗有研究,經常彈唱一些陌生但感人的中文歌曲;跟很多不上班的人一樣(至于在酒吧唱歌掙錢的工作,他們都稱其為“干活”),他作息時間顛倒,像生活在別的地方;跟我身邊很多人一樣,他瞇著眼睛頭頭是道,讓我插不上話——用某人的話來說,“講起來一套一套的”;他喜歡看足球,喜歡阿根廷,在該隊6:0橫掃塞黑那個凌晨,他在短消息中“歡迎”我“加入阿根廷球迷團”。世界杯之后,我這篇稿子還沒寫完,他又辭了酒吧的活兒浪游去了。
對,都是在夏天,去年也是,還有前年,他選擇最熱的時候到處亂跑,像是跟夏天有仇,為期一個月。而在這個過程中,想必充滿了各類人和事、曲折和無聊、燥熱和猝雨、宿醉和擁抱,讓我等整天呆在空調房里的人艷羨不已。比如現在,我正在電腦面前打著呵欠打字,看《達摩流浪者》的電子書,并不停地抱怨著天氣,盤算中午的盒飯,而老李則在短消息里告訴我“五臺山,冷得狠”。恩,想必他正懷揣著他的“紅梅”煙和一次性塑料打火機,笑嘻嘻地跟某個陌生人吹牛呢。等這次浪游完畢,他又該回來錄制他的第三張了。
這大概就是一個所謂“大齡青年”的生活,他熱愛著音樂并跟其發生關系,他在自己的生活里游刃有余;他跟另外很多人一起,向我們證明了不跟唱片工業搞在一起可以玩得更爽,DO IT YOURSELF,而不是DO YOURSELF或者被DO,就這么簡單。
眼看這篇文章就要結束了,對于文章的讀者來說,老李還只是猶抱琵琶,他的身段還有更多的部分隱藏在他本人的生活中。這會讓一部分人不爽,但真心聽音樂的,恐怕還是會通過各種方式搞來聽聽再說。我不是中情局特工,老李也不是賣笑的小明星,他是搞音樂的,而我們聽,就這些。
第一張專輯土黃色的封面上,是一個素描的彈吉他的人,該放頭的地方被“B&B”這個符號代替了。
1. 黑色信封
2. 青春
3. 阿蘭
4. 離婚
5. 歡愉
6. 卡夫卡
7. 被禁忌的游戲
8. 羅莊的冬天
9. 紅色氣球
第二張專輯:梵高先生.
封套成了彩色的,一個酷似老李的男人背對著我們蹲在一片樹林邊上,像是在耍酷。
1. 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樂曲)
2. 董卓瑤
3. 春末的南方城市
4. 來了
5. 曖昧
6. 想起了他
7. 梵高先生
8. 斜
第三張專輯
1.媽媽
2.閣那斯
3.和你在一起
4.我們不能失去信仰--獻給劉藝
5.翁慶年的六英鎊
6.他們
7.海的女兒
8.交河(樂曲)
9.這個世界會好嗎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李志怎么了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