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假發的由來:從古埃及說起
西方假發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時期。法國考古學家曾在埃及女祭司的墓穴中,發現了墓主人的假發。由于埃及地處非洲東北部,氣候炎熱,古埃及人剃去頭發以避免毛發出汗、生虱子等當時難以解決的衛生問題。但為了外觀美觀,他們便用人發、棕櫚樹葉纖維或羊毛制成假發。 古希臘的工匠會用蜂蠟和樹膠混合而成的固定劑將假發的發型固定,這種固定劑高達60℃的燃點使得假發能在炎熱天氣里最大限度定型。古希臘、羅馬也延續了戴假發的習俗,然而,隨著羅馬帝國的隕落,戴假發的潮流也逐漸消失。假發的復興:歐洲人的脫發苦惱
時間推進到16世紀,時隔一千多年,假發潮流又在歐洲復興起來。脫發,是目前困擾當代人的一大難題,熬夜、過勞、思慮過多,每當看到水池中和角落里一把一把纏繞在一起的頭發,以及鏡子里越來越稀疏的毛發,都不禁心頭暗傷。而脫發同樣困擾著16世紀的歐洲人。 當時歐洲人面臨的惡劣衛生環境、難以根治的頭虱以及一些難以言說的傳染病(如梅毒),令人的發際線與發量岌岌可危。平民尚可剪短頭發,但貴族無法忍受不夠美觀和無法彰顯身份地位的短發與脫發。1624年,在發現了自己的禿頭危機后,法王路易十三毅然決定使用假發來掩蓋自己的頭頂。國王的舉動引領了戴假發的潮流,眾人紛紛效仿。 而流亡法國的英王查理二世,在1660年返回英國時,不僅帶回了君主制,也帶回了時髦人的福音——假發。假發的規范化:司法的象征
由于皇室的引領,以及假發本身高昂的造價,假發成為了彰顯高貴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假發加禮服正裝成為上層階級的時尚標配。這種風潮也蔓延到了司法界,并最終規范化、制度化。1685年,英國政府規定,法律相關從業者必須頭戴假發、身穿禮服,以表示莊重嚴肅。假發也正式成為了法律從業者的象征,與法律公平正義的符號化體現。 從此,這一著裝制度延續下來,并在后來深深影響了英國殖民統治的地區。比如,香港。香港的司法假發:殖民的遺存
在長達一百五十五年的殖民統治中,英國對香港的影響體現在從生活習慣到社會制度的方方面面,法庭著裝就是其中顯著的標志之一。在香港,高等法院的法官與大律師有資格佩戴假發,并穿著黑色法袍,就如同律政港劇中所展示的那樣。 然而,如今看來,它們不僅僅是所謂“司法公正”的象征,更是一種殖民統治、僵化的形式主義觀念的遺存。盡管在香港回歸后,高等法院的法官們修改了法袍制式以與回歸前做出區別,并且放棄了在開庭中佩戴假發這一傳統,法律界人士也呼吁司法改革。 但殖民帝國的影響仍然是根深蒂固難以消除的,一些深受英國影響的律師堅持在法庭上佩戴假發,認為它代表莊重公正,彰顯法律精神,同時能夠掩蓋律師的外表差別,使法官能夠一視同仁公正裁決。但實際上,真正的司法公正無需通過這類過時的裝扮實現,更重要的是制度本身的完善以及法律工作者的敬業。 時至今日,就連這一傳統的發源地英國都已經取消了法庭上佩戴假發的條例,而回歸祖國的香港卻仍然在為這一不合時宜的傳統的去留爭論。不過,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與去殖民化進程的推進,摘掉這頂假發的日子也不會太久了。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