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第12個年頭。就在這一年,中國決定上馬新型5.8毫米槍族項目。
分解狀態的95式
95式指標要求高,槍的零部件卻越少越好,拆解裝配越簡單越好,諸如此類的要求可以列出一長串。
上級部門還有一個長遠的戰略性要求:通過這次新型步槍的研制,徹底擺脫仿制的老路,開創中國自己的步槍體系和風格。
在95式槍族上馬前的三十年期間,世界主要軍事強國便開始了一場步槍小口徑變革的浪潮。
M16和AK47
根據戰場需求,美國槍械設計師斯通納設計出M16步槍,在世界上第一次采用了5.56毫米的小口徑標準。M16的出現,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口徑小型化的波瀾,西方國家很快推出了多款小口徑自動步槍,無一例外,他們全都選擇了5.56mm口徑,而作為冷戰時期另一陣營的蘇聯,則選擇了5.45mm口徑,并推出了AK74小口徑自動步槍。
首先要確定中國的步槍口徑標準。在這個重大問題上,人們絲毫不敢馬虎地做出了選擇。就是這個選擇,確定了20年后,95式槍族最根本的標準。
彈藥實驗
多年之后回過頭來看,中國的5.8mm槍彈與世界其他小口徑槍彈相比,直線射程更遠、侵徹力更強,在一定距離上,甚至可以擊穿普通的防彈衣。
正是當年的這個選擇,為我國步槍研制徹底擺脫仿制的老路,走上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做好了鋪墊。
81式槍族
新型小口徑步槍的研制全面展開,從提出最佳方案的輕武器研究所和生產企業中,抽調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了以總設計師為主導的總師體系,時任中國兵器第208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的槍王朵英賢,被任命為總設計師。
朵英賢 時任95式槍族總設計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
95式的研制單位
95式采用無托設計,是那個時代一種前衛的理念,不僅外觀很有現代感,也是出于當時人們對戰場和戰法的一種新認識。
95式步槍結構示意圖
無托,實際上是把槍膛變成了槍托。但這樣一來,為了保持射擊時正常的持槍姿態,傳統步槍完美自然的結構,就要大為改變,重新設計。
比起飛機軍艦,輕武器的研制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團隊不大,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像一群鍛造寶劍的古代傳奇巨匠,不分晝夜,埋頭苦干。步槍設計師們畫圖,要在紙上想象它動起來的樣子,那是幾十個部件之間復雜的聯動。
試射中95式步槍
一旦槍裝配好,就要打,在打中發現問題。雖然有專業的射擊手,但設計師們更愿意自己親手試槍,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摸到槍的脾性。在研制的4年中,他們打掉了上百萬發子彈,從某種意義上說,95槍也是打出來的。
視頻加載中...
好槍是“打”出來的
95式步槍在工藝技術落后的條件下,總體性能、可靠性、靈活性、最大直射距離等指標上超越了當時的AK和M16,真的做到了“和別人都不一樣”。
具有高通用性的95式槍族
項目研制的難度,還在于軍方要求的槍族化。步槍、短突擊步槍、班用輕機槍之間,要做到相當高的零部件可互換性。
槍族化的好處,還可以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減輕后勤保障的壓力。但對研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幾年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95式槍族零部件的通用率,達到了出人意料的比例,為將來的批量生產,部隊使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測試中的95式
測試中的95式
1995年10月,經過5年的研制,新型槍族中的自動步槍和輕機槍設計定型,分別被命名為95式自動步槍和95式班用輕機槍。兩種槍主要零部件互換率達70%以上,自動機零件完全通用。2000年,95式短突擊步槍設計定型,這標志著我國第一代5.8mm小口徑槍族——95式槍族的誕生。
自1997年開始,95式槍族開始逐步列裝數以百萬計中國軍隊,替換已經裝備了20余年的81式槍族。
從此,百萬軍中,95式槍族和戰士們一起摸爬滾打,演練新戰法,守護祖國的邊疆,維護社會治安;在海外任務中,與戰士們一起走出國門,為國家利益,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