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62年的道福根實際上并非天才,當然也不是地才。因為在那個年代,小時候的他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哪怕碰上特殊年代,也并沒有給他造成什么致命的影響。
1979年,17歲的他得以順利參加第一屆高考,但是年紀輕輕的他并沒有做好萬全準備,第一次高考的競爭也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畢竟要和積累了十幾年的眾多優秀考生比拼,要考上談何容易。
于是,第一次高考道福根落榜了。生活還得繼續,他只能一邊繼續學習一邊謀生路,甚至去做過最辛苦的體力活,當潭水工人,每天拿八毛錢的工錢。
他不怕辛苦,但是當潭水工人很影響他繼續學習,他又想辦法去當地的小學當了一名代課老師,這樣才得以一邊工作一邊繼續準備高考。
第二次高考,命運似乎在和道福根開玩笑。
地理考試時激動又緊張的道福根竟然忘了給卷子翻面,壓根就沒發現卷子另一面也有試題,所以地理考了超低分,這也導致他高考再一次名落孫山。
好在第三次高考,他不僅做了萬全準備,也被命運補償,最終考上了很好的大學。
大學本科畢業后,道福根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求學路,盡管那時他走出校園門可以很輕易地得到一個“金飯碗”,但他還是下定決心要繼續讀研讀博。
剛好那時大學也在大力培養本校的碩士和博士,道福根也算趕上了好時候,因此得以繼續攻讀工業經濟專業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成為真正的天之驕子。
也許是受自己曾經當過代課老師的影響,道福根一開始致力于留校任教,有著高學歷做基礎,他自然很容易就留校了,成為一名助教。
助教干了3年,道福根的人生開始進入快車道,很順利地從講師變成副教授,并被破格提拔為教授,而且這段時間他又拿到了博士學位,可以說是走上了求學路的巔峰。
但是當時道福根其實才30歲,經歷了這么多,他也許覺得教書、搞科研之類的都不是他最喜歡的,因此他開始嘗試走另一條路,那就是從政。
不過他走得穩,沒有直接跳出高校來“下海”或從頭干起,而是在學校里慢慢過渡,先搞了個校長助理,然后擔任了學校產業辦主任,并掛職了兩年世界美食之都的市長助理。
掛職了兩年還是覺得不過癮,便直接跳出高校,正式走上了仕途。
1995年,道福根在繼續擔任大學教授的情況下,正式出任鎮委書記,兼任市委常委,成為“全國首位博士鎮官”,一時間聲名鵲起,震驚政壇。
千面人生:道福根其實是時間管理大師道福根在后來功成名就時曾面對幾百名高中生,大談特談自己的時間管理藝術。
有學生問他如何分配時間,在學習和愛好中找到平衡點。道福根以過來人的身份支招:“關鍵在于提高讀書效率。其實利用業余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從長遠來說對學習是有利的。”
他還很澎湃地說:行政官員與教授角色的轉換,除了時間以外,我都能應付得來。
不過道福根說這話是虛夸了,實際上他最能應付的就是時間了,堪稱時間管理大師。
在既當教授又當書記的雙重身份下,他還有時間經營自己的多重身份。
在南方屬于高個子的他經常出現在球場,不過這算運動,占用的時間也不是特別多。
而且他還是小有名氣的越劇愛好者,本身就是戲協會員,不僅經常會去看越劇表演,自己也會時不時哼上幾句,比如在2014年某個文化交流演出中,他就與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一起登臺演唱,據說唱得還不錯。
他還有另外兩個更有名的身份。一個是民間攝影師,據說他出門隨身攜帶相機,走到哪,拍到哪,而且攝影水平不錯,經常有照片獲得業內專業人士好評,甚至辦過攝影展,展出的是他當副市長期間往返寺廟50多次拍攝的照片。
此外,
他還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網紅,也就是早期的大V。
他經營的個人社交媒體,憑借著多重身份加持和持續不斷的高產,粉絲突破了20萬,經常在早上五六點更新,里面的內容包羅萬象,倒也不是純注水的東西。
正是因為道福根喜歡拋頭露面,也喜歡經營自己的形象,一直通過各種渠道給自己打造出“親民官員”“專業學者”“能力市長”“平民阿SIR”的形象,所以他也受到四面八方的關注。
2012年,官媒通過在全年出現頻率及其排名,發布了“年度最受關注地方領導”榜單,
道福根從5000多名地方領導中脫穎而出,進入縣級城市領導50強,足以證明他受到央媒關注的程度之高。
這也給他的仕途帶來了很多利好,此后他平步青云,3年后便官至正處。
道福根的這么多身份用當地一個節目主持人寫的打油詩可以大致歸納一下:嶗山的孩子,廈大的苗子。為廈大爭面子,為南海撈票子。出門帶機子,拍出好片子。官員帶學子,不是做樣子。雖然大個子,但是沒架子。天天動腦筋,抽空圍裙子。辛苦一摞子,帶出好班子。
事出有因:多重身份也許只有一個目的道福根說到自己為何要從政時,給出的理由是
也就是說自己是為了學術研究才從政的。當然我們也不要要求道福根是沖著為人民服務或者為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才當官,但是實際上呢?
實際上只是為了錢而已。
大家也知道,公務員是不能經商辦企業做生意什么的,這些都屬于違規,但是卻可以通過講課、發表文章等渠道合理合規合法的收取報酬,所以盡管道福根從政以后公務繁忙,他依然沒有卸下大學教授的身份。
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從政只是“多打一份工”,所以他一直堅持回學校上課,當然也不是免費的。
而為何可以斷定他從政是為了錢呢?
那是因為,
他前腳從政,后腳就用自己手上的權力為自己謀利了。
道福根1995年正式從高校出來當官后,就開始想方設法搞錢了,這點從他落馬后的公訴書也可以得到證明,在道福根的執行裁定書上也明確寫明他第一次受賄發生在遙遠的1996年,當時他剛剛在仕途里站穩腳跟,當上鎮委書記,手上擁有了權力。
可見,道福根一開始進入仕途的目的就不單純,退一萬步講,哪怕心思稍微單純點,至少也會在當官后的三五年才開始貪污受賄吧。這樣前腳當官后腳就腐敗,實在難看了些。
但是,道福根對外打造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所以就算落馬后,也依然有很多人為他抱不平,只能說他的演技很好。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