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一種在當時先進的交通工具——火車,將東北亞與遙遠的東歐相聯結,這就是中東鐵路。
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支線
中東鐵路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在中國境內的延伸,西端從俄國滿洲里入境,起于滿洲里,經過哈爾濱、長春、吉林、沈陽直至綏芬河出境連接雙城子,最終到達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參崴),橫貫當時的黑龍江、吉林兩省,全長1480公里。但這只是主線,還有一條支線,由哈爾濱經長春到大連旅順港,全長940公里,縱貫吉林和遼寧兩省,即為南滿鐵路。
中東鐵路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在中國境內的延伸,起于滿洲里,東至綏芬河出境到達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參崴)。
這條呈“T”字形的鐵路線,穿山越嶺,跨江接海,總長2437公里,是沙皇俄國連接歐亞兩洲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沙皇俄國東擴西伯利亞、遠東,占據了東西長達數千公里的廣袤土地,但遠東與沙皇本國所在的東歐平原相距甚遠,沙皇的影響力難以投射到遠東,存在分裂的風險,所以經過數十年的爭論,最終亞歷山大三世拍板定下修建連接東歐本部與遠東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計劃。
西伯利亞分布著世界上最廣泛的亞寒帶針葉林,面積達700多萬平方公里。
凍土是一種溫度在0℃或0℃以下的含有冰的土體,硬邦邦的,很難挖開。
西伯利亞南部是季節凍土,即冬天結冰,夏天就融化。
在凍土地區修建鐵路困難重重,要知道被譽為“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鐵路就要連續穿越青藏高原長達550公里的凍土區,最終中國工程師采用以橋代路、片石通風路基、通風管路基(主動降溫)、碎石和片石護坡、熱棒、保溫板、綜合防排水體系等措施解決凍土難題,但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根本沒有這樣的技術手段。
“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鐵路就要連續穿越青藏高原長達550公里的凍土區。
西伯利亞北部人煙稀少,被征服的部落基本都集中在西伯利亞南部的東西通道上,最有價值的土地在外東北。
而且西伯利亞北部人煙稀少,被征服的部落基本都集中在西伯利亞南部的東西通道上,不管是葉尼塞河、勒拿河,還是鄂霍次克海、堪察加半島,最有價值的還是外興安嶺以南的土地,所以西伯利亞大鐵路在確定修建前,沙皇已經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趁火打劫,獲得了外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沙皇已經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趁火打劫,獲得了外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896年李鴻章與沙皇簽訂了《中俄密約》,沙皇獲得了在中國東北修筑過境鐵路的權利,“內東北”擁有更好的筑路條件
原本西伯利亞大鐵路是要經過外東北,沿著黑龍江北面修筑(即當今路線),但1896年李鴻章臨終前往莫斯科,與沙皇簽訂了《中俄密約》,沙皇獲得了在中國東北修筑過境鐵路的權利。“內東北”擁有比外東北更好的筑路條件,于是沙皇決定先修筑橫穿東北北部的鐵路線。于是從1897年動工,到1903年正式通車運營,中東鐵路僅用了5年時間就聯通了滿洲里與海參崴,堪稱當年的基建狂魔。
從1897年動工,到1903年正式通車運營,中東鐵路僅用了5年時間就聯通了滿洲里與海參崴,堪稱當年的基建狂魔。
同時,這條鐵路與俄國國內的軌距一致,為5英尺(1524毫米)寬軌,雖然當時應李鴻章的要求,命名為大清東省鐵路,即東清鐵路,但大清對這條鐵路沒有任何控制權,不管是人員運輸還是資源貿易,都只有俄國人在享受其利。而且更嚴重的是有了東清鐵路的例子,沙皇緊接著以東清鐵路為基礎,組織修筑從哈爾濱到旅順港的支線,即南滿鐵路,妄圖通過T字形的鐵路線吞并中國東北。
沙皇緊接著以東清鐵路為基礎,修筑從哈爾濱到旅順港的支線,妄圖通過T字形的鐵路線吞并中國東北。
西伯利亞大鐵路這三條線路,是俄國加強邊疆統治的重要手段,也是東西物資運輸的大動脈,被譽為“俄國的脊柱”
這里額外延伸說一下西伯利亞大鐵路,其主干線(途徑外東北至海參崴)在中東鐵路完工后開建,于1916年完工。其實除了這兩條線路之外,西伯利亞大鐵路還有一條支線,就是外蒙古的縱貫鐵路,從貝加爾湖東畔的烏蘭烏德分支,向南到達烏蘭巴托,再通往北京。當然這條線路出現得最晚。西伯利亞大鐵路這三條線路,對俄國來說是加強邊疆統治的重要手段,也是東西物資運輸的大動脈,被譽為“俄國的脊柱”,但對當時的中國來說,卻是一個飽含血淚和屈辱的事。
中東鐵路對當時的中國來說,卻是一個飽含血淚和屈辱的事。圖為西伯利亞大鐵路貝加爾湖段。
沙皇的生命線,中國的屈辱
雖然中東鐵路建成后,大量資本注入,商貿迅速發展,30多個國家在這里設立領事館和銀行,以鐵路為依托,以商貿為中介開啟,滿洲里、富拉爾基、扎蘭屯、哈爾濱由此發展起來。特別是哈爾濱,1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