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小學生偷拍媽媽”的事件引發了廣泛爭議。在當今數字化時代,孩子獲取設備并進行拍攝變得愈發容易,但這一行為背后卻隱藏著諸多令人擔憂的問題。“家庭隱形性侵害”這個概念也因此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家庭本應是溫暖安全的港灣,然而這種看似不經意的“偷拍”行為,可能對家庭成員尤其是媽媽的心理造成傷害。我們需要警惕這類在家庭場景中不易察覺的侵害,反思如何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為孩子營造健康、和諧且尊重他人隱私的成長環境。
01媽媽被孩子偷拍?不少女性在公共場合會時常擔心自己會被偷拍。
但老話常說“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最近,韓國小學生“偷拍媽媽”的視頻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他們偷拍的全是媽媽的隱私視頻,內容有換衣服的,上廁所的,甚至還有洗澡的。
因為孩子本身年齡小,個子又不高,再加上孩子刻意隱藏,所以母親們很難發現自己成了孩子手機中的“主角”。
對此,一位被偷拍的母親說道:
好好的孩子,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
02警惕“家庭隱形性侵害”說起性教育,我們會理所當然地想到,是要保護孩子不被侵犯,但是,這只是性教育中的一部分。
其實,還有一種“家庭隱形性侵害”會經常性地被父母忽略。
回想一下,你有沒有在孩子面前做過下面這種行為:
我們對于身體的袒露是有羞恥感的,但許多父母是在這一塊是不拿孩子當”外人“看,覺得孩子還小,什么也不懂,便沒有絲毫避諱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
心理學研究表示,孩子在3歲左右就會有性別意識。
但父母這種行為會無形中會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意識:原來有人在的場合也是可以換衣服的。
那么,孩子也會有樣學樣,覺得這樣做是沒什么大不了的,那我拍下來傳到網上給別人看又有什么關系呢?
因為北方冬天比較冷,洗澡一般都是去公共澡堂,所以會有許多媽媽帶著兒子去女浴室洗澡,但會有年齡身高的限制。
有一次,我在換衣間聽見一位媽媽很得意地說,她的兒子個頭比較矮,于是她便謊報了兒子的年齡,結果照樣混進來了,因為她覺得讓兒子一個人洗澡洗不干凈。
可沒想到的是,這個孩子竟然在浴室里摸了一個小姑娘的胸部。
年輕小姑娘臉皮薄又委屈,當即哭了出來。
但男孩的媽媽卻輕描淡寫地說,孩子只是開玩笑的,平時睡覺也是要摸著媽媽的乳房才能睡著,最后這件事便不了了之。
以前高中的時候去表姐家里做客,結果發現她上廁所時竟然沒有關門的習慣,而她的兒子就在正對門的地方玩小汽車。
后來我提醒了她一下,但是她卻不以為意,說孩子小沒關系,再說也怕關門看不到孩子的情況,別又磕著碰著的。
說著,她還開玩笑地跟我分享孩子在幼兒園的”糗事“:
”我前天接孩子放學,幼兒園的老師給我告狀,說他跑到女生廁所去了,還要人家女孩子看他,哈哈哈哈。“
但這個,真的一點都不好笑。
“家庭隱形性侵害”的真正可怕之處,就在于父母并不知道這種行為是“侵害”,甚至可能會讓孩子去“侵害”他人。
那么作為父母應該怎么做,才能避免對孩子造成“家庭隱形性侵害”呢?
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和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有身體的界限感。
因此父母要注意孩子和自己的隱私,不要隨意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洗澡,上廁所。
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是有界限感的愛,界限感的愛有三層:
第一層:(0-3歲)父母和孩子密不可分,經常用擁抱、親吻和撫摸孩子來表達自己的愛;
第二層:(3-6歲)父母可以用擁抱來表達自己的愛,偶爾可以親吻孩子的臉頰;
第三層:(6歲以后)父母可以用撫摸孩子的背,或用理解、愛的眼神來表達自己的愛。
父母要告訴孩子,自己的身體隱私不容侵犯,他人的隱私同樣要給予尊重,尤其是要懂得“男女有別”,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認識男女的差別。
美國有個防性侵的教育動畫,概括為“五個警報”,當孩子面對這“五個警報“時要敢于說不,報告父母:
視覺警報:指有人要看你的隱私部位,或者讓你看TA的隱私部位;
言語警報:指有人談論你的隱私部位;
觸碰警報:指有人觸碰你的隱私部位,或者叫你觸碰TA的隱私部位;
擁抱警報:指有人擁抱、背、親吻你;
獨處警報:指單獨與陌生人,特別是異性陌生人在一起,要提高警惕。?
總之,父母要做好引導工作,千萬不要讓”性教育“的缺失,最后讓我們自己來買單。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