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華是我國杰出的將領,也是新中國開國上將中極為耀眼的一位。他39歲便被授予上將軍銜,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成就。肖華出生于革命氛圍濃厚的家庭,早年就投身革命。土地革命時期,他展現出非凡的軍事和領導才能,參與了諸多重要戰役戰斗。抗戰爆發后,他奔赴抗日前線,積極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為抗擊日寇立下赫赫戰功。解放戰爭中,肖華在戰場上指揮若定,為解放事業作出卓越貢獻。他的一生波瀾壯闊,在政治、軍事等領域都有著非凡表現,其經歷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肖華
肖華(1916—1985),江西省興國縣人,享年69歲。
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并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共青團興國縣委書記,紅4軍特務營政治委員,紅4軍第10師第30團政治委員(團長唐儒),紅軍總政治部青年部部長(主任王稼祥),紅軍少共國際師政治委員(師長陳光、吳皋群、曹里懷、彭紹輝);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任紅1軍團第15師政治委員(師長彭紹輝)、軍團政治部青年部部長(主任朱瑞)。
在搶渡大渡河的戰斗中,他親自吹響沖鋒號,激勵“十七勇士”勝利渡河。
1935年6月起,任紅1軍第2師政治委員(師長陳光),紅軍陜甘支隊第1縱隊第1大隊政治委員(大隊長楊得志),紅1軍團第2師政治委員(師長劉亞樓、楊得志、黃永勝);參加了臘子口、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戰役戰斗。
全國抗戰時期,先后任八路軍115師政訓處副主任(主任羅榮桓),115師第343旅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旅長陳光,代旅長李天佑),115師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343旅政治委員(旅長楊勇)兼魯西軍區司令員和政治委員,115師政治部主任(代師長陳光,政委羅榮桓),115師暨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代師長兼軍區司令員和政委羅榮桓)。
抗戰勝利后,他率山東軍區先遣部隊挺進東北。相繼任東北人民自治軍東滿臨時指揮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政治委員(司令員程世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司令員肖勁光,政委陳云),中共遼東省委書記,東北人民解放軍前方第1指揮所(后改稱東北野戰軍第1兵團)政治委員(司令員肖勁光),東北野戰軍特種兵司令部司令員(政委鐘赤兵)。
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首任政治委員(司令員程子華),同年7月率中國青年代表團赴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參加第二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首任政治委員(1949—1950),軍委總政治部第二副主任(1950—1964)兼組織部和干部部部長、解放軍政治學院第一副院長(1954—1958),軍委總干部部部長(1956),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中央軍委委員(1956)、軍委副秘書長(1959—1967),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1964—1967)、解放軍監察委員會書記、軍委常委(1967—1969)。
“文革”開始后受迫害、被關押,1975年恢復工作。相繼任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第二政治委員,中央軍委委員(1977—1982),蘭州軍區政治委員(1977)、第一政治委員(1977)、政治委員(1982—1983),中共甘肅省委書記(1977—1983,設有第一書記)。
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曾當選第一、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時年39歲),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一級八一勛章 一級獨立自由勛章 一級解放勛章
他是長征途中最年輕的紅軍首長,在抗日戰場上有“娃娃司令”之稱。
上將創作的《長征組歌》,被評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其中惟妙惟肖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唱段,也是上將由衷而發的神來之筆。
王新蘭
夫人王新蘭,1924年出生于四川省宣漢縣,1933年參加紅軍,1935年跟隨紅四方面軍長征,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解放軍上校軍銜。
王新蘭當年在其叔叔王維舟的啟蒙下,她9歲當紅軍,11歲參加長征并三過雪山草地,15歲嫁給肖華當妻子的傳奇人生和上將的戎馬生涯比起來毫不遜色。
肖華、王新蘭夫婦合影
解放戰爭時期的肖華和王新蘭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