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歷史長河中,美國“亞利桑那”號戰列艦是不可磨滅的印記,更是珍珠港事件的標志性紀念。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亞利桑那”號成為這場災難的核心焦點。當時,日軍戰機呼嘯而至,投下的炸彈無情地落在它的身上。僅僅幾分鐘,“亞利桑那”號便被大火吞噬,艦上眾多官兵壯烈犧牲。它的沉沒不僅象征著美國正式卷入二戰,更激發了全體美國人民的戰斗意志。如今,“亞利桑那”號靜靜躺在珍珠港海底,成為一座不朽的戰爭紀念碑,時刻提醒著人們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
美國海軍“亞利桑那號”戰列艦(BB39)于1914年3月開工建造,1915年6月下水,1916年10月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后一天,該艦橫渡大西洋加入英國本土艦隊第6分艦,執行將美軍士兵從法國運回美國本土的任務。1929年到1931年進行現代化改裝,1941年12月7日加入太平洋艦隊,成為停泊在珍珠港的太平洋戰列艦編隊中的一員。
“亞利桑那號”戰列艦和平時期的履歷乏善可陳。1919年4月到7月在地中海進行了短暫活動后返回美國東海岸,1921年加入太平洋艦隊,服役8年。1929年返回諾福克軍港進行現代化改裝之后胡佛總統搭乘該艦前往東印度群島,然后穿過巴拿馬運河,回到太平洋艦隊,之后再也沒離開過。
珍珠港事件當天,日軍第一攻擊波就毫不費力識別出目標。戰列艦編隊一共有7艘軍艦,外側為“俄克拉荷馬號”、“西弗吉尼亞號”以及“圣女號”修理艦,內側為“馬里蘭號”、“田納西號”、“亞利桑那號”和“內華達號”戰列艦。“亞利桑那號”挨了1條魚雷和8顆炸彈,艦上燃起大火,船艙大量進水,最致命的攻擊發生于早上8時10分,一顆725公斤炸彈穿透了裝甲甲板鉆入前部彈藥庫爆炸。“亞利桑那號”就在泊位上大爆炸后沉沒,包括基德海軍少將以及艦長范馬爾肯博在內共1104名艦員陣亡。
戰斗結束后,損管隊員試圖讓艦體浮出水面,但損傷過于嚴重沒有修復的可能,艦上兩座三聯裝356毫米主炮炮塔打撈出水后置于岸邊,艦體則當作國家級紀念物紀念在此次攻擊中陣亡的艦員和軍艦,后來在沉船上方建了一座混凝土紀念館。至今仍能在海面上看見細細的油跡,表明艦體的油柜仍在漏油。
“亞利桑那號”的姊妹艦“賓夕法尼亞號”(BB38)當時正在干船塢內進行修理,因此只挨了一顆炸彈受了輕傷,修好后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加入了太平洋艦隊,參加之后的一系列戰役。戰爭快結束時,挨了一枚空投魚雷,所幸沒有沉沒,最后在1946年核試驗中成了靶艦。
參數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32600噸,滿載排水量36500噸
尺度:艦長185.32米,艦寬29.56米,吃水8.76米
動力:四軸四漿蒸汽輪機,輸出功率33500馬力
航速:21節
裝甲:主裝甲帶356毫米,甲板203毫米,炮塔229~457毫米
武器:12門356毫米主炮,12門127毫米副炮,12門127毫米高炮,8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載機:3架水上飛機
艦員:2290人
《二戰兵器全集》系列如需分門別類系統查詢,可關注同賬戶名公眾號。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