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傳統文化中,“歸寧”是一個頗具溫情的詞匯。它通常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探望父母,也被稱作“歸省”。在古代,歸寧有著諸多習俗與講究,是女子與娘家親情維系的重要方式。如今,歸寧這一傳統依然存在,雖形式上可能有所簡化,但背后的情感內核始終未變,仍是體現家庭和睦、親情深厚的美好體現。那么,歸寧還有哪些具體含義與文化內涵呢?
1、指已婚婦女回娘家看望父母。
2、古時流傳下來的禮俗,又可稱為做客、返外家或三朝回門,是指新婚夫妻在結婚的第三日,攜禮前往女方家里省親、探訪。
3、女方家人此時亦須準備宴客(通常于中午,稱做歸寧宴或請女婿),歸寧結束后,媒人的工作才算告了一個段落,男方須送禮給媒人表示謝意。
4、歸寧一詞,現代雖多為【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之意,但是在對詩經的研究中,《葛覃》中主人公的女子,并不一定是已經出嫁,也有可能是待嫁之身。
5、因此,歸寧一詞是有“回家慰安父母”或者“出嫁以安父母之心”的兩個不同解釋。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