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中華詩詞的璀璨星河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詞宛如一顆耀眼星辰,為世人所傳頌。它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此詞創作于熙寧九年中秋,當時蘇軾與蘇轍已七年未見。在這團圓佳節,蘇軾把酒問月,借月抒懷,以奇幻的想象、深沉的情感,將人生感悟與對親人的思念融入其中,成就了這千古名篇。下面讓我們一起探尋其原文的獨特魅力。
1、是蘇軾寫的,出自《水調歌頭》。
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久,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潔美好的樣子。這句話常用于表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3、原詞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