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慶嫂是現代京劇《沙家浜》中的經典人物形象。她是春來茶館老板娘,外表溫婉,內里卻有勇有謀、機智過人。身處復雜的斗爭環境,她利用茶館老板娘這一身份作掩護,為新四軍傷病員傳遞情報、安排轉移。面對日偽、忠義救國軍的刁難與試探,她沉著應對、巧于周旋,一次次化解危機,是一位具有強烈愛國情懷和革命智慧的巾幗英雄。
1、阿慶嫂是出自《智斗》的人物形象。讓無數中國觀眾對紅色經典現代京劇《沙家浜》耳熟能詳。阿慶嫂的原型是是“千千萬萬抗戰婦女的化身”,經多方考證,此處按最接近一位范惠琴算,生于1910年。劇情發生于1940年。阿慶嫂——女,30歲。阿慶嫂原型朱凡烈士是江六村人。
2、阿慶嫂智斗刁德一最為知名!沙家浜是一個江南的村鎮。新四軍某部和敵人迂回作戰,一度撤離常熟一帶,留下了十八個傷病員。以指導員郭建光為首的傷病員,由地下黨員阿慶嫂負責,安置在沙家浜的革命群眾家休養。他們和群眾生活戰斗在一起,軍民結下了魚水深情。
3、日寇瘋狂掃蕩,所謂“忠義救國軍”的頭子胡傳魁、刁德一假抗日,真反共,他們秉承日寇旨意,千方百計想搜捕我傷病員。
4、我新四軍指導員郭建光率領十八個傷病員,在消息隔絕、糧缺彈盡的艱難困苦環境中,按照毛主席的教導,分析敵情,下定決心,教育戰士排除萬難,堅持待命,力爭主動,屹立如暴風雨里的青松。
5、阿慶嫂在黨的領導下,依靠廣大群眾,以開茶館的身份作為掩護,抓住敵人的弱點,利用胡、刁之間的矛盾,進行了緊張復雜的斗爭,終于使十八個傷病員安全轉移。
6、我傷病員脫險后,胡、刁非常惱火,他們當著阿慶嫂的面拷問沙奶奶等革命群眾,企圖破壞沙家浜的黨組織。阿慶嫂和沙奶奶互相掩護,沙奶奶痛罵了敵人,阿慶嫂并乘機了解敵兵司令部的虛實。
7、新四軍某部主力回兵東進,已經痊愈歸隊的戰士,配合大部隊的行動,組成突擊排直插沙家浜,活捉了敵奠匪首。
8、旭日東升,紅旗招展,沙家浜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為紀念她的功德,還有一首叫《沙家浜》的現代京劇。
9、《沙家浜》中“智斗刁德一”這場戲,深受人們喜愛,常演不衰。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阿慶嫂其人呢?
10、舞臺上的阿慶嫂是經過藝術加工塑造的,蘆葦蕩是“沙家浜”的原型,常熟有千千萬萬這樣的群眾。陳關林烈士的妻子陳二妹就是一個,而且也是開茶館的。
11、在蘇常太抗日根據地中,董浜鎮上的涵芬閣茶館是一個頗有影響力的交通聯絡點,茶館老板陳關林是當地人,有膽有識,他和妻子陳二妹一起,為新四軍接頭聯絡,傳送情報,做了很多有益于革命的工作。1941年7月,陳關林不幸被捕,同年11月被日寇裝進麻袋用刺刀戳死。陳二妹直到1997年去世,終年83歲。
12、電視劇許晴版的阿慶嫂既有地下黨維護正義的一面,又有一個女老板奉迎客人八面玲瓏的一面。看過電視劇的觀眾會發現,電視劇的阿慶嫂比樣板戲多了點人情味。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