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蕉尾琴,在中國古代琴文化中獨具魅力。它的得名向來引人好奇。從琴的外觀來看,其琴尾造型宛如蕉葉之尾,形態獨特,這可能是得名的直觀因素。而在文化層面,蕉葉在中國傳統文化里象征著雅致、靈動,琴以蕉尾為名,或許也蘊含著古人對琴音靈動、演奏意境高雅的追求,以下讓我們深入探究其得名的具體緣由。
1、焦尾琴的起源就是它是用一塊經火燒過的梧桐木制作而成的一張琴,因該琴的琴尾部分正好留有一塊燒焦痕跡,從而得名。
2、“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制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于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制成一張七弦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聞名四海。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