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的生物世界里,蜈蚣一直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存在,人們常常疑惑它究竟是益蟲還是害蟲。蜈蚣外形獨特,多足且行動敏捷。從益處看,它能捕食害蟲,在生態系統中起到控制害蟲數量的作用。然而,它也具有一定危害性,其毒液可能對人類和其他動物造成傷害。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究蜈蚣的生態角色和影響,解開益害之謎。
1、蜈蚣如果在田野里,它就是益蟲,但如果跑進家里,它就是害蟲了。
2、一般在農村較為多見,常位于潮濕的墻角、磚塊下、爛樹葉下、破舊潮濕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較為常見。蜈蚣是肉食性動物,食譜范圍比較廣泛,尤其喜歡捕食各種昆蟲。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藥用。蜈蚣喜歡生活在丘陵地帶和多沙土地區,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墻角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里,夜間出來活動,尋食青蟲、蜘蛛、蟑螂等。
3、體型特征:蜈蚣的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毒素不強,被蜇后會造成疼痛但不會致命。藥用蜈蚣是大型唇足類多足動物,只有21對步足和1對顎足;“錢串子”是蜈蚣近親,學名蚰蜒,只有15對步足和1對顎足;“石蜈蚣”也只有15對步足。還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對、45對,最多的達到750對。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