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加盟(倒掉這杯瑞幸咖啡,中概股將走向新生),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瑞幸咖啡加盟(倒掉這杯瑞幸咖啡,中概股將走向新生)。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丨夏語冰
編輯丨李芊雪
被網友調侃了二十多天薅“洋”毛的瑞幸咖啡,迎來了證監會的重拳出擊。
4月27日上午,據騰訊新聞《一線》報道,中國證監會已經派駐調查組進駐瑞幸咖啡多日,此外,多位審計人員正在對瑞幸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
同日下午3點,瑞幸咖啡在微博上發布聲明:“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對瑞幸咖啡經營情況相關工作的了解。公司及全國門店運營正常。”
一方面是全國4500多家尚在營業的門店,一方面是證監會的鐵拳,瑞幸一步步成為中國最大咖啡連鎖品牌,又快速跌落神壇;當瑞幸這只多骨諾米牌倒下,又對中概股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摘掉“民族之光”的帽子,看清瑞幸之恥;倒掉這杯咖啡,中概股將走向新生。
2017年10月之前,在中國現磨咖啡還是星巴克的天下,那時候沒有幾個人知道瑞幸是什么。
但是隨著瑞幸第一家門店在北京聯想橋開業,瑞幸的擴張速度就跟坐上了火箭一樣。鋪天蓋地的宣傳,不計成本的燒錢,讓它迅速占領了市場。到了2019年第四季度,瑞幸在全國有超過4500家門店,比星巴克還多出300多家。
瑞幸“燒錢 + 補貼”的互聯網式瘋狂擴張模式,跟滴滴打車、ofo的打法如出一轍。伴隨著瘋狂擴張,瑞幸的虧損十分嚴重,2018年瑞幸凈虧損2.4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虧損8221.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52億。
一直在虧損的瑞幸之所以能維持到今天,自然是依靠背后資本的加持。
瑞幸初創時,便獲得了千萬級天使輪融資;2018年6月獲得了大鉦資本、愉悅資本、GIC、君聯資本2億美元的A輪融資;到2018年11月獲得了大鉦資本、愉悅資本、GIC、中金公司2億美元的B輪融資;2019年4月,瑞幸又獲得1.5億美元的B+輪融資,其中貝萊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資1.25億美元。
三輪融資后瑞幸總計拿到了共5.5億美元融資,約合人民幣37.7億,估值高達2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9億。
在多方投資下,瑞幸也在2019年5月17日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中國咖啡第一股”。從成立到上市,瑞幸僅用了一年半時間,創造了中國最快上市記錄,上一個創下記錄的是拼多多,用時兩年。
瑞幸營造起來的咖啡帝國,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擴張門店給投資者信心,投資者追加投資,瑞幸繼續擴張門店,如此循環,似乎一切都是良性的。甚至在2020開年不久,瑞幸估值一度高達126億美元,但是很快瑞幸就迎來了一記重拳。
2月1日,著名調查機構渾水研究,發布了一份關于瑞幸咖啡的調查報告。這份長達89頁的報告,直指瑞幸咖啡正在捏造公司財務和運營數據,渾水在這份報告中認為瑞幸造假成立,并決定在推特上公開,瑞幸當天的股價大跌20%。
此時的瑞幸還在嘴硬,第二天它們就回應了做空報告:“堅決否認并將采取適當防御措施。”并且在二月中旬連續發布15次公告證明。
兩個月后,4月2日,距離瑞幸上市僅過去了11個月,瑞幸自爆財務造假,偽造金額約22億人民幣。當日,瑞幸盤前大幅跳水,跌幅75.57%,總市值為16.20億美元,較前一日蒸發49.70億美元。隨后,瑞幸的估值迅減,截止到4月7日停牌,瑞幸累計下跌約83%,總市值約11.05億美元,蒸發54.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8億。
隨著證監局的介入,瑞幸被“長臂管轄”的消息也不脛而走,雖然瑞幸官方發布聲明全國門店將正常經營,但能否繼續經營下去卻還是個未知數,因為目前有知情人士爆料很多供應商取消了與瑞幸的合作。
在瑞幸造假爆出來的第二天,瑞幸app崩了,大量群眾涌入門店,隨后瑞幸出現爆單。有很多國民稱瑞幸是在薅“洋”毛,花美國股民的錢,請中國人喝咖啡,這是在“代國出征”。
這種“代國出征”,是在打誰的臉?
一個企業的造假,給中概股企業集體扣上了不誠信的帽子,不僅造成了市場波動,更影響了中國企業的形象,增加了中國企業在海外資本市場融資的難度,有這種“代國出征”的國貨,是中國之恥。
瑞幸所引起的信任危機,讓中概股遭受著集體懲罰。在資本的眼中,瑞幸所代表的并不只是瑞幸,所有的中概股都是一體的,雖然商場上未必一榮俱榮,但是在信譽上必然是一損俱損。瑞幸暴雷后,中概股的信用、金融中介機構的聲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
4月2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杰伊克萊頓直接警告,“因為信息披露的問題,投資者近期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
受此消息影響,4月23日美股收盤,熱門中概股普遍下跌,其中嗶哩嗶哩下跌7.25%,拼多多下跌5.71%,京東下跌0.11%,百度下跌1.87%,阿里巴巴下跌2.25%,唯品會下跌7.64%,寺庫下跌10.59%,品鈦重挫12.20%。
除了股價下跌,中概股還陷入了做空機構的圍剿。
瑞幸之后,愛奇藝、好未來、跟誰學也被做空機構盯上,三家中概股公司股價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暴跌,累積蒸發市值7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18億。
已經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遭遇著無差別股價下跌,市值縮水以及“做空潮”,甚至有可能會像十年前綠諾科技造假一樣使大批量的中概股退市回國。
中概股回國也許會給A股帶來新的局面,讓中國股市更強勁,但是中概股的回歸并非一件易事,國內上市門檻高,通道窄,競爭激烈的現象還未改善,中概股回國面臨的困境不僅是難上市還要在科創板與A股之間掙扎,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是很多中概股都不愿面對的。
而對于那些想要赴美上市的IPO公司來說,瑞幸這杯咖啡澆滅了他們赴美上市的熱情。他們要面臨更嚴格的審核,甚至可能會被直接拒絕,除此之外,還有更高的責任保險費率以及中介機構的坐地起價。
首當其沖的就是理想汽車,據路透社報道,2020年1月,理想汽車已申請在美國IPO,計劃籌資至少5億美元,最早于2020上半年上市。現在這一切都沒了音訊。
瑞幸這杯咖啡潑掉了中概股的信譽,魅族前副總裁李楠在微博上稱,“瑞幸其實不是用美國投資人的錢在補貼用戶,實際上是用中概股在全球最大資本市場的信用在套現。”
中概股形象受損,對于中國經濟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證監會在瑞幸暴雷之后迅速發聲,4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聲明。聲明稱,高度關注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中國證監會將按照國際證券監管合作的有關安排,依法對相關情況進行核查,堅決打擊證券欺詐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
隨后,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的兩次會議都聚焦了財務造假,并且表明要“從重處理”,雖然沒有直接點名瑞幸,但是在這個風口,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前幾天,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也就“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表示,“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性質惡劣、教訓深刻,銀保監會將堅決支持、積極配合主管部門依法嚴厲懲處”。
前日晚間,證監會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自瑞幸自爆財務造假以來,中國證監會第一時間對外表明嚴正立場,并就跨境監管合作事宜與美國證監會溝通,美國證監會作出了積極回應。
在證監會強硬的態度面前,瑞幸也許將成為新《證券法》實施以來“長臂管轄”第一案。即便證監會不啟用長臂管轄權,瑞幸也將面臨美國法律的懲處,而瑞幸事件和由此引發的中概股信任危機可能會力推中美跨境監管合作升級。
雖然瑞幸能否成為長臂管轄第一案還未可知瑞幸咖啡加盟,但是在證監會強勢介入下,中概股的境遇已經有好轉的跡象。4月27日,熱門中概股開始回漲,阿里巴巴漲1.17%,拼多多漲3.45%,百度漲0.83%,京東漲0.80%;優信漲6.9%。
證監會重拳出擊不僅是在向資本方釋放信號,也是在給中概股企業敲警鐘。隨著新《證券法》賦予證監會長臂管轄權,在境外上市的企業將同時受到上市地與中國證監會兩地的管轄,面對這種“無死角”監管,境外企業違規成本被提高。瑞幸不會是個個例,作為前車之鑒,中概股企業先做好自己才是在市場博弈中占取上風的資本。
而在上市地與中國證監會的雙重監管下,心存僥幸的中概股企業會越來越少,隨著劣幣被逐出市場瑞幸咖啡加盟,經得起考驗的企業會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形象也會逐漸改善。證監會目前對瑞幸的舉措只是刮骨療毒,雖然瑞幸引發的連鎖效應很難在短期內消除,但有所為總勝過不作為,不斷的清理門戶才能逐步挽回中概股的聲譽。
中概股企業在法規下做好自己,證監會在法規內執法立威,只有兩者共同努力才能讓中概股贏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雖然無法在短期內讓中概股煥然一新,但是隨著瑞幸事件敲響的警鐘,中概股有望逐步邁向更規范的未來,雖然已經不可避免要付出昂貴的代價替瑞幸買單,但在代價后,中國企業必將走得更遠。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瑞幸咖啡加盟(倒掉這杯瑞幸咖啡,中概股將走向新生)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