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字的奇妙世界里,常常會有一些小變化帶來新的認知。比如“恒”字,當去掉它的豎心旁后,這個新字可能會讓不少人感到好奇它的讀音。在漢字體系中,很多字經過部首增減會有不同含義和讀音。今天,我們就來探究“恒”去掉豎心旁后的那個字,了解它的讀音、相關用法以及背后可能蘊含的文化知識。
1、恒去掉豎心旁是亙,拼音:gèn、xuān。是漢語二級通用字,亙(gèn)與亙(xuān)本是兩個不同的字,亙(gèn)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字形像月在天地之間,應是“恒常”之“恒”的本字,又引申為連綿不斷。亙(xuān)甲骨文中也有發現,字形像回旋的水,又通“宣”,指宣傳、宣揚。后來二字混同為一個字形“亙”。亙(xuān)現已極少使用,僅用作聲旁。“宣”“桓”“垣”等字就是以“亙(xuān)”為聲旁的。
2、拼音為gèn的詳細釋義:
(1)連綿不斷,伸展開去。《北史·隨本紀》:“旌旗亙千里。”
(2)遍,窮盡。黃寶《賈誼新書序》:“亙萬古猶一日。”
(3)引,縈繞。左思《吳都賦》:“樹以青槐,亙以綠水。”
(4)橫渡;貫穿。《后漢書·張衡傳》:“伏靈龜以負坻兮,亙螭龍之飛梁。”
(5)經歷。戴名世《石門沖記》:“亙數千百年來,無有識其奇者。”
3、拼音為xuān的詳細釋義:
(1)回旋。《說文·二部》:“亙,求?(亙)也。”
(2)同“宣”。宣布;宣揚。《六書正訛·先韻》:“亙,揚布也。”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