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事件(對于“菜品漲價道歉”事件,為什么西貝比海底撈更不被待見?),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海底撈事件(對于“菜品漲價道歉”事件,為什么西貝比海底撈更不被待見?)。
二,海底撈該不該道歉?
有些網友認為是餐廳漲價在疫情之下合理的自救行為,顧客嫌貴不去就是了,而也有些網友卻認為,工資沒漲價格卻漲了,餐廳成本不該由消費者來承擔。
對于后者,一定程度上存在道德綁架意味。
憑心而論,無論是海底撈還是西貝,本身就是出來做生意的,任何時候的菜品漲價都是其合法的商業行為,本質上真沒有必要為此道歉。
對于海底撈,此次漲價的背后其實有有著自己的思考,一方面是處于成本考慮。據悉,海底撈旗下門店自2020年1月26日就開始停業,2月15日起恢復了外賣業務。從3月12日起,在15個城市、首批85家門店恢復營業、提供堂食,預估海底撈在今年第一季度停擺了近50天。而即便恢復營業,餐廳在疫情期間要面對上座率不能超過50%的硬性規定,同時顧客回流情況并沒有明顯提升。
根據中信建投研報,這次新冠疫情將造成海底撈2020年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歸母凈利潤損失約5.8億元,相當于抹去了海底撈2019年近1/5的營收,將近1/4的凈利潤。
而再加上壓在高房租,員工薪資,以及近期不斷漲價的食品原料成本上漲,海底撈的經營壓力遠比其他餐飲企業巨大,在開張后單量不夠的情況下,提價補血是個必然的選擇。
同時,海底撈也有漲價的底氣,作為火鍋界的老大,以往的門店顧客排隊等待一兩個小時的熱捧就說明其實不愁客源,雖然疫情結束復工后一段時間人氣并未上來,但只是時間問題。
對于不少喜歡吃火鍋又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來說,海底撈的漲價可以讓他們減少排隊時間,反而是件好事,而對于顧客本就飽滿的海底撈來說,對價格敏感的潛在用戶流失也是可接受的。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維護利潤也是海底撈的一個重要訴求,海底撈上市以來市值能夠突破千億市值規模,成為餐飲界的王者,主要是靠其持續高速的營收凈利潤增長,眼看一季度巨虧已經成為必然,盡一切辦法采取措施提振業績是必然訴求,不如的話誰來為它的估值負責?
畢竟上市公司是開門做生意的,不是來做慈善的,為公司經營也好,為股東回報也好,自主漲價,沒毛病。
而海底撈不怕漲價導致顧客流失,那是證明它有本事,對于其他很多餐店,想漲都漲不起,那才是問題。
另一方面,除了海底撈、西貝等漲價,其實也有不少品牌餐店以打折優惠促銷的活動來吸引客戶,通過薄利多銷、以量換價的方式同樣達到經營業績回穩,這種打法適合平時流量就不飽和品牌餐店。
無論漲價,還是降價,都是各商家為了生意,各憑本事的不同打法,因此商家漲價的事情真沒必要被輿論道德綁架。
三,西貝為何被差別對待
對于西貝來說,情況就有點復雜了。
疫情期間,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接受采訪時首發公開哭窮,“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三個月”的訴苦讓西貝成為了最關注的話題。
西貝面對的經營壓力確實有目共睹海底撈事件,正如賈國龍在被媒體采訪時所稱,在疫情中,西貝關閉了全國近300家門店的堂食業務,預計損失至少達7億,按照目前的現金流加上貸款發工資,最多只能撐三個月。
但實際什么情況?
2019年,西貝筱面村位居中國西北菜餐廳排名第一位,西貝狂賺了53億,賈國龍憑借西貝餐飲身價也飆升到了55億,在中國餐飲富豪榜中排名第6。一年狂賺幾十億的餐飲企業,平時賺了這么多,僅是因為疫情導致一兩個月不開張,就去公開哭窮,這讓很多人難以接受。
同時,西貝自身并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虧慘,此前外賣渠道營收只占總量10%的外賣業務疫情期間增速迅猛,同時外賣業務的菜品實際上也存在明顯漲價銷售的情況。此外,在半成品菜銷售上,西貝還開拓了電商渠道,而截至4月初,除了武漢的少數幾家門店,西貝全國門店都已經開門迎客,復工和復營業率達到98%,可見西貝的經營業績回血速度其實比大多數餐飲企業都好很多。
另一方面,在接受采訪時,賈國龍說過這樣的話:
什么是好人,負責任就是好人,對員工負責,我不遣散員工,還工資照發;對顧客負責,做好放心的食品,對國家負責,把企業辦好,把員工養好。但是我們負責任,就需要在關鍵時期國家托底,怎么兜底?比如2020年所有稅收就不收了,這空間很大,可以彌補我們在防疫期的一些損失。
作為一家商業企業,合著疫情期間照發工資,把企業辦好不是本分責任?出問題了就要國家兜底,還想要把2020年所有稅收免除了?意思是賺錢是你的,虧損了就讓國家兜底,這是什么道理?
此外,西貝公開哭窮后,各級政府快速響應,從政策、資金、資源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浦發銀行給西貝發放了4.3億元的授信,在2月初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的信息中,也將西貝列入到第一批重點支持企業名單,通知并持續跟蹤各家銀行做好金融服務支持。有消息顯示海底撈事件,國內的三十多家銀行旗下的七八十家分行、支行信貸部門都在此后陸續主動找到西貝溝通融資支持。
而在員工安置上,盒馬鮮生、京東7FRESH、家樂福、閃送等多家企業也推出了共享員工計劃,解決了上千名西貝店員疫情期間無法上班的問題。
因此,對于消費者而言,西貝哭窮后得到了餐飲界最關懷備至的各路關照,這一定程度上算是不但綁架了輿論,也綁架了道德。
然而,西貝確實在大家齊心關懷下不但沒有體現出感恩,反而要求國家給予更多,還要在本來就很貴的菜品上漲價那么多,難免有種被背叛的受傷感。
這就不難理解,雖然西貝緊跟海底撈之后公開道歉,并通過消費返券的形式以表“誠意”,但用戶對其的接受程度遠低于海底撈。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海底撈事件(對于“菜品漲價道歉”事件,為什么西貝比海底撈更不被待見?)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