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記肉夾饃(樊記臘汁肉夾饃:肉香縈繞中追溯百年人文),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樊記肉夾饃(樊記臘汁肉夾饃:肉香縈繞中追溯百年人文)。
口腹之欲,對于中國人來說不只代表食物上的滿足樊記肉夾饃,更代表五湖四海人們的不同文化,而人在思鄉無助的時候,家鄉的味道便是最好的良藥。不管足跡多遙遠,腦海中故鄉的味道熟悉且頑固,好似精準的超時空版GPS,只要能吃到,味蕾便帶你歸家。如果讓我選一種能代表家鄉的味道,那么熱氣騰騰的肉夾饃便是最好的答案。
西安賣肉夾饃的店鋪數不勝數,相比于全國其他特色美食,肉夾饃的賣相平平無奇,可就是這樣一個貌不驚人甚至有些土里土氣的饃,卻成了西安在全國人民心中的一張城市名片。白胖的面餅,熬了許久的肉,食材簡單直白,其“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渣滿含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后余香久不散”的食物觀感征服了無數吃貨的胃。當然,西安的“肉夾饃”也不僅如此,食材和吃法上都如此直白,自然要在分支上做文章。現如今,西安的肉夾饃還衍生出清真臘牛肉夾饃、岐山臊子肉夾饃和潼關肉夾饃等等。
“樊記臘汁肉夾饃”作為西安的老字號,已經走過了百年的歷史。1904年,南院門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小食鋪里,店主樊炳仁推出了現在負有盛名的樊記臘汁肉夾饃;1925年,其子樊鳳祥啟用字號“義茂春”,延續了樊記臘汁肉夾饃的發展歷程;1956年,公私合營后,樊記臘汁肉夾饃老店又從營樊記臘汁肉鋪發展成為國營西安臘汁肉鋪,歸碑林區飲食公司管理;1982年,樊家第三代樊少華之母帶領家人脫離國營自己創建“樊家臘汁肉夾饃”,并注冊了商標。這,才成就了每一個老陜心中獨一無二的“樊記臘汁肉夾饃”。
多年來,樊記肉夾饃以選料精、用料全、火功到,肉色艷,味美,濃郁芬芳,久貯不變而出名。踏進樊記,你隨時會看到操著不同口音的外地人和外國人,他們或是經朋友介紹、或是網絡搜尋、或偶遇來到這里,只為滿足口腹之欲,品嘗這美名遠揚的地道美味。
除了現場吃,食客還可以選擇打包帶走。打包種類多達四十多種,口味的包羅萬象都得益于樊記與時俱進的口味科研。1989年,樊記臘汁肉獲得原商業部授予飲食業優質產品“金鼎獎”稱號;1999年,獲陜西省商務廳、陜西烹飪協會授予“陜西名小吃”稱號;2000年,獲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名點”稱號和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名小吃”稱號; 2001年,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正是這種經久不衰的品牌傳承和創意的延續,才有了現在這口碑載道的西安“忒色”。
肉夾饃攢不攢勁,最關鍵的地方便是肉夾饃的靈魂——臘汁肉。上等豬硬肋肉加秘制的幾十種香料,用陳湯燜煮五、六個小時,趁著熱氣騰騰的時候,我們能透過香氣縈繞的白霧中看到肉質的軟爛彈牙,色澤紅潤。肉夾饃光有肉還不行,這饃更有講究,肉夾饃的饃一定是要“虎背鐵圈菊花芯”的白吉饃。兩面鼓起,焦香怡人,切上一刀臘肉樊記肉夾饃,澆上兩勺臘肉汁,富裕的口感充斥在唇齒之間,勁道的肉質反復咀嚼,濃醇酥香挑逗著你的味蕾。一個簡單的肉夾饃便像是一個極具沖擊力的引爆彈,點亮你身體里的每一根神經元,帶著獨特而充實的巨大的滿足感豐盈著你,這便是每一個餮客的日常,也是每一個老陜的日常。
無論城市怎樣變遷,人們挑剔的口味依舊不變,食物傳承的華袍下是更迭不輟的人文歷史。人間百態,酸甜苦辣,漂泊的游子像是一張高飛的風箏,總有一根無形的線繩牽引,飄得再遠也能找到家。這根線像是無形的臍帶,連接著游子故鄉的記憶。什么是故鄉的記憶?或是破舊的老宅,或是弄堂里斑駁的白墻,抑或天色漸明后的魚肚白,千萬人對于故鄉的追尋,總有千萬條路。時日如飛、歲月如歌,多少人漸行漸遠,唯有故鄉特色美食的味道像是漢默爾恩的吹笛人,總是會為無處安放的心按下home鍵。言已至此,還說什么?走吧,鄉黨們,啃饃去!
(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樊記肉夾饃(樊記臘汁肉夾饃:肉香縈繞中追溯百年人文)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