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豐富的漢語文化中,成語典故宛如璀璨明珠,“指鹿為馬”便是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很多人好奇這個成語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誰。實際上,“指鹿為馬”講的是秦朝趙高的故事。趙高權勢滔天,為測試朝中大臣對他的態度,故意將鹿說成馬。那么,是否存在“指腹為馬”這一說法呢?其實并沒有,這或許是口誤,接下來我們詳細探究“指鹿為馬”背后的故事。
1、是指鹿為馬。指鹿為馬是趙高。趙高是戰國末年的趙國人,為人精通法律,詭計多端,被擄至秦國,任命中車府令。
2、公元前210年,秦王帶兒子胡亥及丞相李斯巡游,秦王突發重病,急命趙高給長子扶蘇發詔書。詔書未發,秦王在歸京途中病死。趙高恐正直的扶蘇,登基后對自己不利,便協同胡亥、李斯修改遺詔,立胡亥為帝。趙高的扶持深得胡亥信任,任命中書令。為了消除異己,慫恿胡亥殺害皇室兄弟,并設計李斯,奪取了丞相之位,但仍不滿足,進而還想篡取皇位。
3、可不知朝堂上有哪些人支持,趙高命人在朝堂上牽來一只鹿,跟秦二世胡亥說進獻的是一匹好馬。胡亥疑惑不解,但趙高堅持說是馬。秦二世將信將疑反問,馬為什么有角?趙高便提議讓眾多大臣來評論,膽小人低頭不語,怕趙高日后算計;正直擁護朝廷的人,一致坦言是鹿;而奸臣小人向秦王直言,這就是馬。事后,趙高將不順意自己的人全都出除掉。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