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領域,谷地是一種常見的地形地貌。它通常指的是一種兩山之間狹長的低地,一般由河流等外力作用侵蝕而成。谷地有多種類型,比如河谷,它沿著河流延伸;還有冰川谷,是由冰川侵蝕形成。在自然生態中,谷地往往因地勢較低、水源匯聚等因素,形成獨特的生態系統,為眾多生物提供棲息地,對地理和生態研究都有重要意義。
1、谷地,由兩側正地形夾峙的狹長負地形,常有坡面徑流、河流、湖泊發育,陡峻的谷地可能有泥石流,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表現為一組向高處突出的等高線。
2、類型
山谷:指原本有分水嶺相隔的兩河川,經過河川襲奪后,形成一條貫通的谷地。
溪谷:指小的谷地,兩側為山丘或小山丘,中間為泉水或溪流構成的地形;此類地形分布于崗地、低山丘陵地區,多表現為小的山坡地形。常作小范圍內區域對地形的描述。
河谷:兩側由山脈或大山、中間為河流構成的地形。河谷多位于丘陵、山區,河谷地形構成“河谷平原”,河谷平原的地勢較平坦,中間的河道水流平緩。
峽谷:二側由陡峭的山峰、山脈、高原邊緣。根據形態可細分為V形谷和U形谷。
冰蝕谷(冰川谷):指冰蝕速度在主流較于支流快速,形成支流懸在主流的河崖上,呈現支流是以瀑布流入主流。
冰斗:冰斗是一種三面環以峭壁、呈半圓形劇場形狀或圓椅狀的洼地。雪線附近山坡下凹部分多年積雪斑邊緣的巖石因凍融作用頻繁而崩坍為巖屑,并在重力作用與融雪徑流共同作用下搬運到低處,使積雪斑后緣、雪斑下的地面則逐漸蝕低成為洼地即雪蝕洼地。積雪演化為冰川冰后,冰川對底床的刨蝕作用使洼地加深,并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巖檻,同時后緣陡壁受冰川刨蝕作用而后退變高,從而形成冰斗。
斷層谷:指斷層作用下,形成一道與斷層線平行的谷地。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