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場合中,酒常常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喝酒帶來的各種狀況也讓人充滿疑惑。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喝某些酒不會上頭,而喝另外一些卻頭疼欲裂,這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原因呢?同時,喝酒時不同人的臉色反應各異,有人面紅耳赤,有人卻臉色發白。喝酒臉色發白真的如傳聞中那樣存在危險嗎?這些問題不僅關系到飲酒者當下的感受,更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探究“為什么有的酒不上頭”以及“喝酒臉色發白是否有危險”,為大家揭開飲酒背后的科學奧秘。
酒是聚會必備的一種飲品,主要成分是乙醇。可以飲用的白酒濃度一般不超過60度,香型很多,我們國家有很多出名的酒類,比如瀘州老窖、茅臺等。那么為什么有的酒喝了上頭,有的又不會呢?
酒中的雜醇油(醇類)是引起上頭最常見的因素,其次包括醛類,以及酸脂比例不平衡。酒精勾兌酒還有糖類等固形物含量過高、劣質香精中所含雜質等因素。
無論是醛類,還是醇類,是白酒當中風味物質不可或缺的成分。不一樣的在于不是所有的醛和醇都是有害的。比如甲醛能使人失明,嚴重則會致命。醛和醇的多少,也是白酒上不上頭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以后喝酒明顯上頭的話,多半就是酒的質量不好了。盡量避開選擇酒精勾兌酒(70%的白酒屬于酒精勾兌酒!),選擇品質好一些的酒!
喝酒臉色發白更危險,說明酒精進入體內后,在一開始就不能被乙醇脫氫酶代謝轉化,導致大量乙醇積聚在血管中,導致血管收縮,面部呈白色。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剛剛開始看起來很好,喝酒喝著就失去知覺了,這其實是酒精中毒了。
和喝酒容易臉紅的人相比來說,后者對于乙醇的代謝更快,更能喝。但是有這兩種情況的人都不適合喝酒。
在任何情況下,酒精最終需要代謝排出身體,如果酶缺失或活性不夠,最終是要通過肝臟本身的活性低酶幫助新陳代謝,這增加了肝臟的負擔,這就是我們談論飲酒和傷害肝臟的原因。
白酒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有許多種香型,如清香型的,代表有山西汾酒;濃香型白酒,代表有四川瀘州老窖;藥香型白酒,代表有董酒,還有米香型、鳳香型等;醬香型白酒,其中眾人皆知的無非就是茅臺了,當然還有國臺、金沙、九豐、習酒、五星等品牌。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