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午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親手包粽子、煮粽子成了許多家庭溫馨的體驗。可有時候煮出的粽子卻不夠軟糯,少了些口感。其實,在煮粽子的水里適當添加一些東西,就能讓粽子變得更加軟糯香甜。究竟煮粽子水里放什么能讓粽子更軟呢?不少人會在水里放食用堿,它能促使糯米中的淀粉在煮制時糊化,讓粽子快速變軟。還有人會加白醋,不僅能調節(jié)酸堿度,讓粽子變軟,還能增添獨特風味。鹽也被證明能在一定程度上軟化粽子。接下來,就和大家詳細探討不同添加物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粽子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傳統(tǒng)美食,它煮的時候是比較花時間的,并且還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尤其是煮粽子的火候、時間。有些人在煮粽子的時候,會在水里面放一點食用堿、食鹽或者白醋,這樣可以讓粽子煮出來更香更軟更好吃。
食用堿能使糯米更柔軟、糯得更快,所以不會有夾心的感覺。鍋里不要放太多的粽子。大約一克。如果不方便,用我們調味品罐里的小勺子,大約半個小勺子。
我們做粽子時,不僅要用水,還要加點鹽。鹽能刺激粽葉的味道,使粽葉更甜。粽子不好做。我們煮得越久越好,煮好的粽子需要再泡一次。
煮粽子時,需要在鍋里加一點白醋。一大鍋粽子上可以滴上大約兩到三滴白醋。白醋可以防止葉子變色,否則葉子就不會變綠,看起來也不太好看。
1.粽子應該用冷水煮,因為最好用冷水煮。隨著水溫的升高,葉子的香味會逐漸滲透到糯米中,煮好的粽子會更加香。另外,冷水煮粽子可以使煮好的粽子有同樣的成熟度而沒有硬核。
2.煮粽子的水大約是兩英寸,因為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會膨脹。如果水不夠的話,上面的粽子會被推出水里,水不易煮熟,煮出來的粽子也不夠軟糯
3.如果用高壓鍋煮飯,可以用開水煮熟,把粽子擺放整齊,然后提前倒開水,使水位高于粽子的水位,用大火加熱,待蒸汽開始冒出來時蓋上半小時左右
1.煮粽子的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中間的水少了,可以在鍋里加入適量的開水代替冷水,
2.建議晚上不要吃粽子。粽子通常是用糯米做的,糯米很粘,晚上很難消化。因此,建議晚上不要吃粽子
3.如果你在家做粽子,不要放太多糯米在里面。否則,煮飯時,米飯會膨脹,很容易炸開粽子,造成粽子里水分過多,味道不好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yè)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chǎn)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