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奶茶(上海正宗“阿姨奶茶”來杭與“阿姨們”一較高下),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阿姨奶茶(上海正宗“阿姨奶茶”來杭與“阿姨們”一較高下)。
卞阿姨正在制作血糯米奶茶。
“終于尋著儂了。” 一接通電話,立刻蹦出一串上海話,電話那頭的卞阿姨有些興奮,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要來杭州看看這么多的‘阿姨們’。”
繼本報報道杭州“阿姨奶茶”遍地開花之后,作為“阿姨奶茶”的首創人、來自上海的卞根琴近日專程赴杭,親自嘗了嘗眾“阿姨家”的奶茶,并和記者聊了聊她的創業故事。
“阿姨奶茶”首創人專程來杭“自我介紹”
年近花甲的卞阿姨,對電腦一竅不通,最近憑著親戚好友拿來的《今日早報》,這才得知了“阿姨奶茶”在杭州山寨成風的尷尬現狀。
一邊是喜,一邊是憂,卞阿姨決定來杭州親自嘗一嘗其他“阿姨家”的奶茶。
輾轉拜托了兩三人找尋未果,卞阿姨還“命令”身在上海的兒子動用“微博尋人”,折騰了整整一周,聯系上了本報記者。憑借幾通電話的聯絡,上周四,記者如約來到卞阿姨開在杭州濮家新村附近還在試營業中的杭城首家正宗“阿姨奶茶”門店。
在車水馬龍的秋濤北路上,記者發現,7平方米不到的奶茶店鋪阿姨奶茶,完全淹沒于一字排開的沿街商鋪中。
好不容易辨清了門頭上的“阿姨奶茶”四個大字,記者循跡望去,小小的格子間幾乎與于街頭最常見的奶茶飲料店無異。局促的小店里擺著兩只大茶缸、一缸煮好不久的血糯米,還有其他零散的食材。
只不過,店里有位頭發半白、身著紅色暗花紋針織衫的老阿姨,精神矍鑠,站在收銀臺后面招呼客人。
聽到記者自報家門后,卞阿姨笑逐顏開,來了興致。
她馬上放下手中的奶茶杯,叫上門店的店長,說一定要在附近找個“帶座”的地方,來一場很正式的“自我介紹”。
與記者步行去附近的快餐店落腳,也就100多米的路程,可是60歲不到的卞阿姨緩緩踱著,跨臺階時有些吃力,還得有人攙扶一把。
她指了指小腿說,行動不便都是被骨頭壞死的毛病所拖累的。20多年的練攤打拼,長期的日曬雨淋,讓她從此落下了病根。
可就算是這樣,難得出門的卞阿姨還是信守諾言來了一趟杭州。
上海老阿姨細訴二十多年的“奶茶情分”
賣奶茶賣到遠近聞名,還突然變成了江浙滬地區“阿姨奶茶”這陣風潮的源頭,這位上海老阿姨和她的奶茶,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
卞阿姨說,苦累都說不完,但對賣奶茶的確有很深的情分。
二三十年前,從上海崇明插隊落戶返城回家,卞阿姨一度沒有工作。生活的重擔,讓卞阿姨重拾祖上的老行當——賣綠豆湯、水果羹、血糯米等甜點和飲品。
從1992年小推車設攤開始,卞阿姨的“老派”奶茶店,也一點點“時髦”起來。長達20年的時間里,流動小推車變成了不足5平方米的固定“麻雀小鋪”;除了只賣剛燒好的水果羹、芝麻糊和綠豆湯等接地氣的消暑飲品,口感洋氣的奶茶、芋圓、西米和椰果等新品也漸漸加入。
幾乎在臺灣珍珠奶茶進軍內地不久,上世紀90年代阿姨奶茶,卞阿姨也開始賣奶茶,并創造性地將血糯米和奶茶混搭。
周圍的人認為奶茶業總是“賺快錢”,卞阿姨卻擺擺手,“錢不好賺,賣奶茶也要吃苦耐勞”。習慣了凌晨五六點起床,晚上8點半收攤的作息時間,多年來風雨無阻,卞阿姨憑著這股犟脾氣,才成就了上海霍山路最知名的奶茶鋪。
“這幾年年紀大了,聽了家里人的勸,才不那么辛苦了。”卞阿姨笑說,但自己這個事事操心的脾氣始終改不了,每天仍舊離不開霍山路老店。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阿姨奶茶(上海正宗“阿姨奶茶”來杭與“阿姨們”一較高下)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阿姨奶茶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