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語境日益豐富的當下,“凡爾賽大師”一詞頻繁進入大眾視野。可凡爾賽大師究竟是諷刺還是夸人,著實值得探討。“凡爾賽文學”的特點是以先抑后揚、明貶暗褒的方式不經意地炫耀。當我們提及“凡爾賽大師”時,從一種角度看,這可能是對那些過度炫耀者的一種諷刺,暗指其賣弄、做作;但換個視角,對于運用這種表達方式巧妙且幽默的人,也可視為一種帶有贊賞的調侃,肯定其獨特的語言技巧。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情感傾向,能讓我們更好理解網絡文化現象。
1、凡爾賽不是罵人的話,也不是夸人的話。凡爾賽文學,網絡熱詞,一種“以低調的方式進行炫耀”的話語模式,也稱凡學。這種話語模式先抑后揚,明貶暗褒,自說自話,假裝用苦惱、不開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深諳凡爾賽文學的人,被稱為“凡爾賽人”。
2、詞語來源:“凡爾賽學”名稱的來源,確實與法國的凡爾賽有關。中世紀之前,凡爾賽不過是巴黎郊外的小村莊,最多算一個城鄉接合部。但到了17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為了削弱地方貴族的勢力,避免叛亂危險,在凡爾賽建造了一座豪華的宮殿,將全國主要貴族都邀請至凡爾賽宮居住。凡爾賽宮被稱為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外表宏偉壯觀,內飾富麗堂皇,500余間大殿小廳裝飾以精致雕刻、巨幅油畫和厚重掛毯。居住其中的法國貴族自然也過著紙醉金迷、窮奢極侈的生活。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