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歌服飾(歲月如歌上門做衣服的女裁縫),36創(chuàng)業(yè)加盟網(wǎng)給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歲月如歌服飾(歲月如歌上門做衣服的女裁縫)。
原創(chuàng) 趙基開 上海老底子
上門做衣服的女裁縫

作者:趙基開
剛解放時,上海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高,但都精打細算。如果要新添衣服,許多人就到裁縫鋪去定做,衣料錢加工錢,比買現(xiàn)成的要便宜一半左右,但是如果能請到上門做衣服的裁縫,那就更合算了。比如做一件女襯衫,裁縫鋪工錢要一元錢左右,而裁縫上門做,一天的工錢兩元錢左右,但他一天可以做五六件衣服褲子,還可以把舊的、過時的衣服改做給小孩穿,真的是很合算的。當然東家要用比較好的飯菜招待裁縫,讓他高興,衣服做得更快更好。當時,一條大黃魚不過五六角錢,一斤五花肋條豬肉也不過九角錢。招待裁縫的同時,全家人趁機改善一下伙食,也是很不錯的一件事情。所以上門裁縫很受大家歡迎,一年中僅夏季為淡季,其他季節(jié)生意繁忙,特別春節(jié)前更是要老早預約的。

我家每年也請上門裁縫來幾天,給全家人做衣服,差不多每次來做活的總是一位瘦瘦長長的大嫂,四十來歲,大家不分老少都稱她為阿汝姐。她出身裁縫世家,從小腦子聰明活絡,跟著父親學技術(shù),刻苦勤練,能踏當時剛剛流行的縫紉機,比純手工做活要快得多了,做出衣服的式樣也新型時髦。

她到我家來做裁縫,在客堂間里擱起枱板,旁邊放一架縫紉機,這里就成了她的工作作坊。只見她脖子上掛著一根軟皮尺,給我們量尺寸,裁衣服,踏縫紉機,忙個不停。當時沒有電熨斗,她燙衣服要用木炭燒紅放在鐵熨斗中,效果不錯。做襯頭用的漿糊,也是她用面粉自調(diào),調(diào)上一次可用一個星期。引人注目的是,漿糊碗中一把小巧玲瓏的刮槳刀,造型特殊,她用起來得心應手,這是她的心愛之物。我家是寧波人,有一句老話:“裁縫師傅嘸好手,全靠漿糊熱熨斗。”看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她脾氣好,人和氣,我們家里人都能和她合得來。我小時候有多動癥,阿汝姐給我量尺寸時一會兒工夫我也熬不住,東張西望,一刻不停,她就耐心地哄我說:“小阿弟,不要動,我給你做新衣服。"她一邊做生活,一邊與我媽媽聊家常,形同姐妹,親如家人。她們倆還經(jīng)常一起去布店挑衣料,因為我媽媽相信她的眼光好。她吃飯很隨意,從來不挑菜肴,只有每天晚飯時要喝上一小杯黃酒,這是她唯一的愛好。可能是信佛的緣故,她還有一個習慣,每月初一、月半要吃素,我的媽媽就專門為她燒幾只素菜。總之歲月如歌服飾,她一點也不難伺候。

阿汝姐裁縫生活做得又快又好,給我們家每個人做的襯衫、茄克衫、中山裝、呢大衣、毛料西裝褲等等,都做得非常有樣子,一件件合身得體,有模有樣,品位時尚,挺括漂亮,我們都很滿意。新衣服掛起來,幾乎與時裝公司櫥窗里擺設的服裝一模一樣,就是缺少商標了。她還能翻絲棉,絎駝毛,做中式棉襖、中式罩衫,真是中西樣式,樣樣在行。這在當時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市面上好多裁縫要么只做中式服裝,要么只做西式服裝,很少有中西兼做的。

由于阿汝姐口碑好,大家都樂于給她介紹生意,這樣就在她的周圍無形中形成了一個客戶群,一年四季,包括原本淡季的夏天,她的生意都按排得滿滿當當?shù)摹?/p>

阿汝姐的丈夫因病過早離世,唯一的兒子由婆婆在嘉定帶著,她單身一人闖蕩上海灘,養(yǎng)活婆婆與兒子。若干年后,她的兒子長大成人了,成家立業(yè)歲月如歌服飾,工作出色,還評為勞動模范,在嘉定分配到一套住房。兒子很有良心,希望她不要再一個人在外面忙碌了,叫她到兒子家一起過日子,享受天倫之樂,也能幫助照顧孫子。她同意了,臨走前來我家道別,我們都依依不舍。后來她還帶了嘉定士特產(chǎn)來我家看望我們,就好像走親戚一樣。
配圖:“歐陽洗燙店”店主歐陽阿姨(圖文無關(guān)),來源網(wǎng)絡
總結(jié):以上內(nèi)容就是歲月如歌服飾(歲月如歌上門做衣服的女裁縫)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chuàng)業(yè)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