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總為煲不出好吃的飯而發(fā)愁?其實,想要煲出美味的飯大有學問。從米的選擇到水的比例,再到煲飯的火候與時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影響著最終的口感。不同種類的米,其特性不同,所需的水量和時間也有差異。合適的水米比例能讓米飯顆顆飽滿、軟硬適中;精準把控火候與時間,能賦予米飯獨特的香氣。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分享一些實用的煲飯技巧,讓你輕松在家做出好吃的飯。
1、將大米淘洗兩到三遍。
2、煮飯的水大概沒過一節(jié)手指就好。
3、加點兒醋:按500克米加1毫升醋的比例放些食醋,可使米飯松軟之外還易于存放、防變餿,而且煮出來的米飯肯定沒有酸味,反而香味更濃。
4、加點兒油:放入一湯匙油攪拌均勻做出來的米飯,香滑軟糯,粒粒分明,而且絕對不會粘鍋,這招非常適合不喜歡吃鍋巴的人。
5、加點兒鹽:此法僅限于剩米飯重蒸過程。吃不了的米飯再吃時需要重蒸一下,重新蒸的米飯總有一股味,不如新煮的好吃。如果在蒸剩飯時放入少量食鹽水,就能去除米飯異味。
6、加點兒茶。
7、用茶水煮飯,可使米飯色、香、營養(yǎng)俱佳,并有去膩、助消化的好處。做法很簡單,把做飯的水換成泡好的茶水就行了,不過記得用綠茶,而且茶葉不要太多了,否則茶的味道蓋過了米飯本身的香味就適得其反了。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加。
8、按下煮飯鍵,就可以開始了,煮好后燜一會最好,然后食用味道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