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下架(突發,今日頭條等APP,被下架!),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今日頭條下架(突發,今日頭條等APP,被下架!)。
在中國媒體產業一直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因為在娛樂性、經濟性之外,它還具備更加重要的政治性和敏感性。
當紙質報紙快速消逝,手機新聞快速發展;當傳統媒體淪陷,新媒體崛起。
誠然,這些變化帶給了我們方便,使我們能夠快速的掌握信息咨詢,這樣的進步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掌握新媒體發行工具的人們更愿意承認自己是互聯網人,而非媒體人也。
這,就是問題的根源。
一
于是,當問題愈發不可收拾的時候。
唯一的辦法就是,監管、整頓以及更嚴重的下架...
據國內幾家應用商店廠商反饋稱,已接到國家有關部門下發指令,“為依法規范傳播秩序,各互聯網應用商店暫停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和天天快報四款移動應用程序的下載服務”。
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等四款新聞資訊類APP將被進行下架處理,下架時間從9日15時起。
據了解,包含阿里應用分發、華為應用商店、小米應用商店、360手機助手和OPPO應用商店內部人士均證實截圖內容屬實。
幾款應用暫停下載的期限分別為:
暫停“今日頭條”下載服務3周,時間從4月9日15時起至4月30日15時止;
暫停“鳳凰新聞”下載服務2周,時間從4月9日15時起至4月23日15時止;
暫停“網易新聞”下載服務1周,時間從4月9日15時起至4月16日15時止;
暫停“天天快報”下載服務3天,時間從4月9日15時起至4月12日15時止。
下架數周! 可見這次的監管力度之大。
被整頓的這幾家媒體中,最引人矚目的要屬當紅炸子雞今日頭條了。
二
就在幾天前,今日頭條因為廣告“二條”暗藏玄機,被罰了94萬元。
這一罰就把今日頭日罰成了負面應用的教科書。
這種游走在灰色地帶邊緣的勇氣從何而來?
大概是那五百億的小目標,要知道今日頭條2020年的廣告收入目標是沖擊500億元大關。
張一鳴的野心是要將“前浪”新浪、搜狐等狠狠地拍死在沙灘上啊!
這樣的野心賦予了今日頭條與監管談判的勇氣。
當然,這樣的環境下今日頭條下架,充斥在今日頭條上的都是一些標題黨、噱頭性文章,缺乏內涵價值,沒有深度思想性。
回顧一下這些年頭條走過的路:
從2020年開始,央媒和北京網信辦就開始重點打擊今日頭條的低俗惡俗信息。今日頭條、頭條問答、火山直播等都赫然在約談整改之列。
人民日報連續三天刊文批判頭條算法推薦機制毫無價值觀可言,“眼球新聞”將致使內容資訊產業走向媚俗化和骯臟不堪的信息繭房。
北京網信辦勒令關停今日頭條6個頻道24小時。
三
當今日頭條的銷售人員為了那500億KPI而游走在法律邊緣時,張一鳴還是那個要用技術為世界帶來美好的張一鳴嗎?
顯然,夢想還是輸給了現實。在金錢面前大部分人選擇低下頭顱。
今日頭條CEO張一鳴也不例外。
難道,他不知道員工為了KPI而創新的“二跳”?
他應該知道,只是他選擇了默許。
還記得,2020年的烏鎮大會上。張一鳴說過今日頭條下架,即便企業擁有醫療廣告的資質,也選擇放棄做醫療廣告。
現在回過頭來看,臉打的不是一般的疼。
還有變本加厲的流量劫持事件。
2020年12月份,今日頭條聯合360、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發表一份《六公司關于抵制流量劫持等違法行為的聯合聲明》。
不到一年后,鳳凰新聞客戶端發布聲明,明確指出今日頭條惡意劫持鳳凰新聞流量,據報道,劫持發生的平臺之一就包括聯合發布聲明的騰訊QQ瀏覽器。
還有前不久的利用麥克風權限“偷聽”隱私。
卻被神通廣大的頭條化險為夷了...
四
2020年今日頭條的廣告收入接近200億元,而剛在美國敲鐘的愛奇藝也不過才173.78億元。
頭條的體量與速度令人汗顏。
在快速擴張的背后是低俗、暴力、血腥等不良信息的大范圍傳播。
野蠻生長后需要監管力度的加強,更需要企業自身承擔起相應的代價和社會責任。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今日頭條下架(突發,今日頭條等APP,被下架!)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